《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第一章第三节

时间:2013-06-0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接上
  
  四、幼儿动作发展培养课程与区角活动的关系
  
  幼儿的动作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系统的锻炼对孩子的动作发展有莫大好处。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课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集体教学活动,一个是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区角活动。
  
  (一)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集体教学活动
  
  在室外进行的集体教学活动无疑是锻炼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最佳课程。多种室外活动能增强孩子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孩子体格健壮,增加肌肉力量,促进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强。另外,多种室外活动还能够促进幼儿胃肠消化能力,食欲增加,吸收营养,使孩子发育更好,并进而在脑中枢建立联系,从而使幼儿的动作变得灵敏,使幼儿从无秩序的动作,逐步形成和发展为分化的、有目的的、协调的动作。
  
  在室外,教师要鼓励孩子进行垫上体操活动,诸如翻筋斗、跳跃、拉撑、走平衡木等等简单且基本的全身性大动作,以此平衡肢体、认识肢体。幼儿可以借用“滑轮椅”“滑梯”“跷跷板”等活动器材,锻炼跑、跳的爆发力与耐力等能力。
  
  在锻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性,因为室外活动空间较大,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孩子的行动,并适时提醒哪个孩子玩过了火等等。同时,教师要注意,虽然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度的指导,努力培养孩子的爆发力、耐力、精巧度以及柔韧度等,从而使孩子的动作行为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区角活动
  
  幼儿动作技能的训练可以通过室外的集体活动完成,但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比如冬季严寒、夏季酷暑以及刮大风、下大雨等特殊天气,或由于场地的限制不能满足幼儿的户外活动需要,有的运动内容则更适合在室内进行。所以幼儿园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建立室内活动室或手工区,下面简单介绍下这两个区角。
  
  1.室内活动区
  
  (1)选择空间: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选择和设置不同的场景。比如,对于占用空间较大的,幼儿的走、跑、爬行等活动,应该选择在宽敞的活动室进行;活动本身占用空间相对较小的,幼儿的投掷:纵跳等力量素质练习活动,则可以选择在不大宽敞的楼道、阳台等进行。
  
  (2)投放材料:教师需要选择玩具体积相对较小、功能多样的手头玩具如,小球、沙包、短棍、沙袋、套圈,教师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开发材料,比如,利用泡沫制作的爬行手垫练习爬行,用废弃的可乐瓶底盘做练习抛接沙包或皮球等。    ‘
  
  2.手工区
  
  手工制作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活动。手工制作是指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多种纸张等进行创作的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幼儿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小孩有创造力”“要解放幼儿的双手”。而手工制作正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能调动幼儿的全部感官的活动,既是左右手的合作协调,同时也是手与脑的协调训练。那么,在幼儿园的活动区开辟出一块手工区就显得十分必要。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手工区设置要求:
  
  (1)目标:锻炼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
  
  (2)投放材料:剪刀、橡皮泥、纸盒、挂历纸、毛线头、布头、米粒、蛋壳、树叶等等。投放的材料要非常丰富,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可以让幼儿收集质地不同的废旧纸张,如宣传单、报纸、图片、文件纸等。
  
  (3)内容:练习剪、扭、搓、揉等加工技巧。
  
  下面列举两种手工活动供教师参考。
  
  ★我的房子
  
  活动目标:能够用各种图形卡片粘贴房子。
  
  活动材料: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正方形、椭圆形、半圆形等等多种图形卡片,各色不同尺寸的卡纸若干,双面胶。
  
  区域规模: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及活动区大小而设。
  
  活动指导:请幼儿用各种图形卡片,粘贴出自己想象的房子;教师提醒幼儿活动中要保持安静、活动后分类整理好材料,并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折纸船
  
  活动目标:探索折纸船的方法。
  
  活动材料:彩纸、彩笔等。
  
  区域规模: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及活动区大小而设。
  
  活动指导:根据步骤图,探索学习折小船的方法,教师帮助幼儿掌握主要步骤;折好后,引导幼儿装饰自己的小船。
  
  教师最好在每次活动之前有引导语,激起幼儿动手的兴趣。另外,在进行手工活动时选择的内容要多样性,如可以进行泥工、纸工、粘贴、编、织等各种手工活动。这样一方面让幼儿在每一次手工活动中都有新鲜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对幼儿进行多种操作能力的训练。但是要使手工活动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还需要教师预先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五、幼儿动作发展与培养的评价   
  
  正如前文所述,幼儿身心发展教育已经从原来不关注幼儿动作发展转变为重视幼儿动作的协调与平衡及灵敏度等。与此相应,对幼儿动作发展与培养的评价也更应该注重发展过程中的学习而不是终结性的静态状况,所以我们提倡使用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发展性评价。
  
  绝对评价我们于第二节已经进行了详述。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幼儿动作的娴熟程度来判断他们的发展状况。
  
  发展性评价是在事物发展进程中,综合发挥教育评价的多种功能,运用多种科学的评价手段,诊断出事物发展中产生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激励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发现问题,对照问题改进自己、完善自己,然后求得发展。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而且也注重分析过去,预设未来,从而体现了当前幼儿教育评价的最近发展趋势和先进的评价理念。幼儿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是通过结合自身与外界的多样性反馈信息,不断尝试着调整自己的动作技能的过程,所以发展性评价非常适合评价幼儿的动作发展。(林少杰,2003)发展性评价的方式应多种多样: (1)可以差异性评价,比如“红红上次接住了两个球,这次接住三个,有进步!”让幼儿和自己比,而不是与别人相比,使其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健康活动带来的快乐。(2)也可以体态式评价。比如,教师在指导孩子学习各种动作技能时,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态度或情感,可以用点点头、拍一下手、竖大拇指等动作给幼儿愉快的情感体验。(3)也可以互相评价。比如“我投篮比希希准,但动作还是她漂亮!”从而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时刻保持自信。
  
  三种评价方法共同使用,基本上可以勾勒幼儿动作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水平,教师可以运用档案袋描绘幼儿的动作发展过程,记录幼儿的动作发展的轨迹,从而展示幼儿每个阶段动作发展的进步。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