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园共育的主要内容
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最佳时期就是小班阶段,同时也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同时,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有较大发展、动作逐步精细化、有独立的做事愿望,这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根据《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应具有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
1.自己进餐
•学用小匙
•用杯子喝水
•学习自己剥剔食物
•学习自己收拾餐具
2.自己穿脱衣服
•在成人帮助下穿脱开襟式、套头式衣服
•自己穿无带鞋
3.自己如厕
•认识厕所标识
•有便意大胆表达并自己去厕所排便
•尿湿裤子会向成人求助
在提高幼儿自理能力中,家庭要与我们同心,对幼儿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平日在幼儿园中,特别是小班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的薄弱环节,我们要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让幼儿在园内加强锻炼以外,在家里也有家长督促,时刻保证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协同性
二、家园共育的方式方法
1.建立家园联系手册,增强家园沟通效果
家园联系手册记录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自理能力方面细微变化,在记录中不断与家长密奶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变化。我们建议家长们认真对待孩子的家园联系手册,让它发挥尽可能大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1)家园联系手册主要内容
•“学习内容”
—教师可把本周小班幼儿要进行的自理能力学习内容放入联系手册,便于家长提前了解和进行复习。
•“老师的话”
—是针对每个幼儿本周在园表现的综合评
价,有值得表扬的方面,也有需要加强的方面,以及近阶段可能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家长的话”
—是需要各位家长填写的内容,可以是近阶段孩子在家中自理方面的表现,也可以是针对幼儿的自理能力教育的问题,家长们需要我们协助的方面,等等。
(2)家园联系手册使用方法
家园联系手册是家庭和幼儿园沟通的桥梁,如何更好的利
用它做好家园沟通,可以采用以下种形式;
•“小手册”
—主要记录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的内容。比如:要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服,但孩子的着裝一定要便于等脱。
老师还可以把孩子在园的表现写在小手册上面,让家长可以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行为的方面的一些内容,家长可把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学习情况写上去,也可以写孩子做了哪些比较有趣的事情等等。
•“观察表”
—制定一系列有关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观察表,如:自己进餐、自己如厕、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手等。每月选择一项内容对幼儿进行观察并在表格上记录,让家长不仅能够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方面应达到何种程度有所了解,并通过老师的记录知道自己孩子已达到了何种程度。表格不仅单单是老师记录幼儿在园情况,也可以发给家长,让家长在家观察幼儿并在表格上记录,老师能够根据家长记录情况,因人而异进行指导。
2. 创设网络交流平台,了解正确教育方法
(1)建立班级博客,多方位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从幼儿入园起,老师创设班级博客,把幼儿在园内的情况向家长们展示,让家长能够通过观察,了解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正确方法。
(2)建立班级 QQ群,家园信息及时沟通反馈
利用 QQ交流平台的便捷性,在幼儿入园时创建班级QQ群。这种形式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与限制,老师与家长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交流。而且家长们都各有所长,许多家长都有着先进的育儿理念和方法,QQ群可以加强彼此的沟通,老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共同探讨学习,使幼儿园的教育更具实效。
3.设立家长开放日,树立家长主人翁意识
家长开放日就是幼儿园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教育活动。创造机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中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使家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教育方法,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能力,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学到教养孩子的实际知识与技能。使教师与家长之间成为教育工作的合作伙伴。家长开放日具体形式包括:
(1)定期对家长进行一次开放活动
根据小班幼儿特点,每月或每学期定期向家长开放活动,宣传针对小班幼儿教育课程的理念,让家长全面了解小班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及各方面能力情况
(2)组织“家长进课堂”活动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不再把幼儿教育看作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而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不仅要成为幼儿园数育的旁观者和配合者,而且还要成为幼儿园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老师的知识有相对狭隘的地方,而家长们有各自擅长的领域,让家长们以自己所长来组织实施幼儿的某一活动,帮助家长树立主人翁意识,以促进更好的家园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