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长工作 » 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从抗拒到理解的成长感悟
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从抗拒到理解的成长感悟
时间:2025-09-2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在持续优化家长工作的过程中,我通过系统性调整,与家长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现将实践中收获的有效经验整理分享,希望能为大家开展家园共育提供新思路。 

四大实践策略:构建家园信任的桥梁

策略一:专业赋能——让家长会成为信任起点

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建立信任的重要机会。新学期开始时,我们要根据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和家长分享科学育儿方法。比如告诉小班家长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教中班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给大班家长一些幼小衔接的建议。当家长感受到老师的专业和用心,自然会更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也会更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策略二:做好观察记录——让反馈“有据可依”

做好家长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及时的给家长反馈孩子的在园情况,家长会看到老师的用心,自然就会很支持工作。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留一点心,观察记录每个孩子的在园情况。每天重点观察1-2个孩子,记录孩子的具体行为(如:"乐乐今天自己穿脱鞋子3次,成功1次""朵朵在建构区和明明合作搭了城堡")。 

在与家长沟通时,遇到问题不回避。用"描述事实+建议" 的方式沟通(例:"小宇今天抢玩具,我们可以一起教他用语言表达需求")。 

策略三:照片分享——用细节打消焦虑

分组拍摄 :早上运动拍A组,午餐拍B组,确保一周内每个孩子至少出镜2次。 

捕捉亮点 :不只是集体照,多拍孩子 “专注做事”(如画画、搭积木)、 “互动合作”的瞬间,附简短说明(例:"看看宝贝们的小手多灵巧!")。 

照片分享很重要,自己做了妈妈后,每天放学后在班级群的照片、视频里寻找自己孩子的身影,看孩子的表现,特别是看到孩子在学校开心的吃饭,认真的做早操,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作为家长看了之后会觉得很欣慰,也会自然而然的认可老师,看到老师的用心。

策略四: 充实课程——让孩子"有的说"

作为幼儿园教师,做好家长工作最好的方式是上好每一堂课。孩子从课堂上学到东西,回家后愿意和家长分享,这比你一对一和家长沟通,效果还要好很多。通过孩子的口中传达出“我喜欢我们老师”,“我们老师对我们特别好”,“我们老师今天教了我们什么…”家长对老师肯定都是信任与赞赏的。

 所以作为老师可以每天设计“1个趣味小任务”(如"回家教爸妈唱新儿歌""用树叶贴一幅画"),让孩子主动分享幼儿园生活。 

前几天我儿子从学校回来,说他要做实验。我们的第一反应是3岁多的孩子就会做实验,很震惊。孩子说在学校老师教他们做了“水中烟花”的实验,他要做这个实验。孩子清晰的说出做实验所需要的所有材料:过期的牛奶、洗洁精、水彩笔、洗脸巾、盘子。在给孩子准备好材料后,3岁半的孩子真的记得操作流程,自己操作,做成功了实验。那一刻收获的不只是孩子成功的喜悦,也是我们家长对老师深深的赞许。

教育是双向奔赴的旅程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把家长工作看成是一件麻烦的事,把沟通变成习惯,放学时主动说一句积极评价(如:"媛媛今天吃了两碗饭哦!"),家长会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家长,希望听到什么?——不是客套话,而是孩子真实的成长瞬间。 

作为家长也可以积极的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有时候班级孩子太多,会有老师忽略的地方,如果需要老师在哪些方面多给孩子提供帮助,请主动的和老师沟通。(比如社交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如何解决冲突)不要怕麻烦老师,其实老师很愿意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有沟通才会有反馈,才能更好的看见孩子的进步。毕竟幼儿园的教育最重要的也是家园配合。

做好家长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允许自己慢慢来:不必一次性完美,从"每天多做一个小的改变"开始。

教育是"看见孩子,也被家长看见"的过程。当我不再把家长工作当成任务,而是真诚地和他们分享孩子的点滴时,收获的不仅是配合,还有意想不到的支持和感动。 

只要用心去做,一切都会越来越好。做教育,不愧于心就好,加油!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