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
爱在重阳,孝润童心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让幼儿初步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传说及风俗习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敬老等),知道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老人节”。
2.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体会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的浓浓亲情。
3. 行动目标: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爱,如制作礼物、表演节目、送上祝福等,并乐于在家中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时间
XXXX年X月X日(农历九月初九)上午/下午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各班级教室、或多功能活动室
五、参与人员
全园幼儿、各班教师、邀请幼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六、活动准备
1. 环境创设:
· 在教室或园内公共区域布置重阳节主题墙,展示重阳节的习俗图片、相关诗词等。
· 悬挂幼儿制作的“寿桃”、“菊花”等手工作品。
· 准备温馨、喜庆的背景音乐(如:古筝曲《云水禅心》、《中华孝道》等)。
2. 物料准备:
· 各班手工材料: 彩色卡纸、皱纹纸、油画棒、胶水、剪刀、超轻黏土(用于制作寿桃、贺卡、菊花、福袋等)。
· 茶点准备: 菊花茶、重阳糕(或替代的小点心、水果)。
· 音响设备: 播放音乐和儿歌。
· 摄影器材: 用于记录活动精彩瞬间。
3. 知识准备:
· 教师提前给幼儿讲述重阳节的故事或观看相关动画短片。
· 学唱一首关于重阳节或孝敬老人的儿歌,如《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重阳节》。
七、活动流程
(一) 开场导入:认识重阳 (9:00-9:15)
1. 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可由一名老师担任)用亲切的语言欢迎各位爷爷奶奶的到来,并宣布活动开始。
2. 节日介绍: 通过PPT或生动讲述的方式,向幼儿和老人简单介绍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登高、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等),强调其“敬老”的内涵。
(二) 温情互动:爱的表达 (9:15-9:45)
1. 才艺展示: 幼儿集体表演事先排练好的节目,如:
· 合唱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 律动表演:《中华孝道》
· 朗诵重阳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甜蜜敬茶: 幼儿代表为在场的爷爷奶奶奉上一杯温暖的菊花茶,并说一句:“爷爷奶奶您辛苦了,请喝茶!”(若无老人到场,可由老师引导幼儿回家后完成此环节)
3. 亲密互动: 引导幼儿走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身边,为他们捶捶背、捏捏肩,并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一个甜甜的吻。
(三) 巧手制作:感恩心意 (9:45-10:15)
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为爷爷奶奶制作节日礼物。
· 小班: 《甜甜寿桃》—— 用红色和粉色的超轻黏土捏制小寿桃,放入自制的小篮子里。
· 中班: 《绽放的菊花》—— 用黄色、橙色皱纹纸剪贴或卷贴出菊花形态。
· 大班: 《感恩贺卡/福袋》—— 在卡纸上画出对老人的祝福,或制作一个立体贺卡、小福袋,并请老师帮忙写上想对爷爷奶奶说的祝福语。
(四) 共享佳节:品尝重阳糕 (10:15-10:30)
1. 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准备好的重阳糕(或小点心)和水果分发给爷爷奶奶。
2. 幼儿与爷爷奶奶一起品尝,感受节日的甜蜜和温馨。教师可借此机会讲解吃重阳糕的寓意。
(五) 活动结束:爱的延续 (10:30-10:45)
1. 赠送礼物: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郑重地送给爷爷奶奶,并大声说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重阳节快乐,我爱您!”
2. 集体合影: 全体人员拍摄大合影,记录下这温馨美好的时刻。
3. 任务发布: 教师向幼儿布置一个“家庭小任务”:回家后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拿拖鞋、端水、洗脚、帮忙扫地等,并将照片或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八、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 鼓励家长将幼儿在家为老人做事的温馨瞬间拍照记录,在班级主题墙上进行展示,营造浓厚的孝亲氛围。
2.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继续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可以继续创作;在阅读区投放关于亲情、敬老的主题绘本。
九、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特别是在使用剪刀等工具时,教师需全程看护。
2. 活动全程营造温馨、尊重、关爱的氛围,鼓励每一位幼儿积极参与。
3. 根据实际情况(如天气、疫情防控要求等),灵活调整活动形式和地点,例如可改为“云上重阳会”,通过直播让家长线上参与。
4. 提醒有基础疾病的老人量力而行,注意休息。
希望这份详尽的活动方案能帮助您成功举办一场充满爱与温情的重阳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