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全园师生膳食安全、卫生、营养、均衡的重大使命,那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各省市《食品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门、妇幼保健部门、食品药品监督局的相关规定,幼儿园自办食堂从机构设置、营养配餐、标准化操作流程、经费使用、食品安全风险防范与处置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同时,还要求成立由园领导、保健医、教师、食堂人员、财务人员、幼儿家长组成的伙食委员会,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
幼儿园食堂与其他学校食堂有什么不同呢?
1.进餐方式不同
幼儿园服务对象为3~6岁婴幼儿,自我照顾、自我保护能力较低,不能自主完成取餐、进餐、回餐过程,所以幼儿园的进餐方式为不设餐厅,由教师照顾在教室内完成进餐。
2.食物选择不同
幼儿年龄小,身体各机能发育尚未完善,所需进食食物、菜品均不同于大龄儿童。为满足幼儿身体发育的需要,食物的选择、菜品的制作、营养的摄入、进食量、进食时间的把控均更为精细、严格。
3.食堂工作分工不同
由于幼儿园幼儿数远少于各中小学学生数,食堂岗位设置不同,食堂人员分工并不绝对明确,所以要求食堂人员对各岗位工作均能胜任。
4.幼儿园食堂潜在的教育意义
幼儿园食堂在承担为幼儿制作营养、健康食品工作的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幼儿园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根本,处处渗透好习惯的培养。食堂工作可以教育幼儿如何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如何进行食物正确搭配;如何规范文明进餐;培养幼儿学会等待,为别人着想、共同分享食物的意识;培养幼儿珍惜粮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幼儿园食堂管理应依法科学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坚持预防为主、健康安全第一”为原则,有效开展食堂管理工作,促进幼儿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