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膳食营养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时间:2025-08-0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一、“小胖墩”的共性

1、生活习惯

肥胖儿童通常都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喜食超加工食物,较少摄入粗粮和蔬菜,摄入过多含糖饮料及水果,用零食代替正餐等。此外,他们还存在久坐不动、运动量少、日均电子屏幕使用时间长、睡眠不足等问题。饮食与运动“双重失控”

2、家庭环境

肥胖儿童往往存在父母双方或单方超重肥胖的情况。父母缺乏运动意识,家庭缺少运动氛围,难以培养孩子主动运动的习惯。家庭存在喂养误区,比如认为“能吃是福”“奖励孩子吃炸鸡、薯条”等,通过追喂、强迫进食及错误奖励机制等,导致孩子从小胖到大。

3、肥胖的“代际传递”

儿童肥胖症可能合并诸多疾病,如神经系统出现卒中,循环系统出现高血压,消化系统出现脂肪肝、胆结石,内分泌系统出现性早熟,骨骼系统出现关节疼痛、行动迟缓和活动受限等。除了身体上的损害,儿童肥胖症带来的心理创伤也不容忽视。肥胖儿童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进食障碍和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肥胖症的致病因素

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儿童肥胖症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环境、自身饮食和身体活动、遗传、内分泌代谢疾病及药物等。

环境因素是指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习俗、家庭等层面导致的能量摄入增加和身体活动减少的“致肥胖环境”,包括食物选择环境、身体活动环境、父母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等。

自身饮食和身体活动包括生命早期的营养因素,如母亲孕前、孕期体重和营养状况,婴儿的喂养情况,儿童期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较少的身体活动等。

肥胖症通常由多基因背景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发生的年龄越小、越严重,它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可能性就越大。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症、性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可能会引起肥胖症。

服用导致体重增加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等,也可能引起儿童体重增加。

儿童肥胖症影响孩子一生,我们需要尽早帮助孩子科学控制体重,避免孩子越来越胖。

三、“三餐一床”护胰岛

“一口气瘦下来”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儿童肥胖症患者不能采取饥饿、物理疗法及短期快速减重的方法。科学减重的关键在于日常的健康体重管理,长期坚持、循序渐进,才能取得好效果。

建议肥胖儿童通过“三餐一床”护胰岛的方案来健康减重。具体做法是:

1.控制膳食摄入总量,吃饭只吃八分饱;

2.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均衡饮食,注意荤素兼顾、粗细搭配,特别要注意减少饮料等的摄入量;

3.认真睡觉,睡足睡饱,规律作息,早睡早起;

4.晚饭后到睡前,除了喝水,不吃任何东西,包括各种零食、乳制品、饮料和水果,不给胰岛增加负担。

此外,重视体育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可选择长跑、游泳、跳绳等,每次运动持续20~30分钟,运动强度循序渐进。

家长要定期监测儿童的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指标,分析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言传身教等方式,鼓励孩子做到均衡饮食,养成能够长期坚持的健康行为习惯,逐步达到健康体重。必要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就医。

“放纵孩子”不是爱,“让孩子躺平”不是疼。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努力,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帮孩子“减负”。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