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膳食营养 » 这种荔枝,VC和抗氧化成分含量都很不错!
这种荔枝,VC和抗氧化成分含量都很不错!
时间:2025-06-2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综合来看,妃子笑是个不错的荔枝品种,糖含量在荔枝里是较低的,而维生素C、多酚和黄酮含量高

糯米糍荔枝核最小,可食部分占比最高,不过糖较多,维生素C含量垫底荔枝壳中含有不少花青素和其他酚类成分,拿来泡水和煮水喝能获得一些这类成分,但能不能“下火”目前还没有人身上的临床试验证实

荔枝壳实际上比果肉更脆弱,也要冷藏保存

小时候课本上的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实在印象深刻,对荔枝产地的羡慕和荔枝自由的执念也从那时就扎根在心里。荔枝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不变的是它的晶莹香甜,变化的是储存和运输技术。《长安的荔枝》里主角接到的不可能的荔枝运输任务,如今别说运到长安(今西安),就算祖国最北端的朋友也能享受到了。

现在荔枝的品种也很丰富了,大家有很多选择,不同的品种也有自己的特色。

皮薄核小选哪个

据家在内蒙古的同事描述,她小时候吃荔枝只觉得果肉薄薄的一抿就没了,剩下一个巨大的核。

如今不一样了,荔枝饱满了很多,更是有些以肉多核少著称的品种。

如果想选同重量能吃到最多肉的荔枝,选谁呢?

答案是糯米糍

用数据说话,18个常见品种测下来,可食部分占比最大的是糯米糍,它尤其突出在果核小,重量占比仅有2.73%,而黑叶、淮枝、水东这些品种果核重量占比超过10%。

不仅如此,糯米糍汁水也很丰富,把果肉搅碎后过滤后得到的纯汁液重量占整个果子的56%69%,吃起来入口即化的感觉也很强。

可食部分仅次于糯米糍的选择是鸡嘴荔,而水东、丁香这两个品种可食部分占比最低。

糖最多和最少的是谁

荔枝这么甜,大家也都知道它糖多吧?

没错,研究发现荔枝的总糖含量(单糖+双糖)在12%17%左右,在常见水果里属于最高梯队。常见品种中妃子笑还算是糖稍微较低的品种(12.84%),而糯米糍和桂味就比较高了(15.20%和15.67%)。

不仅糖多,荔枝更大的特点是果糖含量高。大部分水果里的糖分都是由果糖、葡萄糖、蔗糖组成的,这3种糖甜度排序是果糖 > 葡萄糖 > 蔗糖。果糖不仅最甜,还有“冷甜”特性,也就是冷藏一下更加甜。所以荔枝不仅甜,冰镇一下吃更爽。

把这个特点发挥到极致的是妃子笑,它的糖分组成里面没有蔗糖,而是果糖和葡萄糖各占一半,所以冰凉的妃子笑真的好吃到爆~

鸡嘴荔和糯米糍的糖分里,蔗糖占比在一半左右,果糖只占1/4左右,它们的冷甜特性就不会像妃子笑那么明显了。

还要补充一点,荔枝糖确实多,但要说吃荔枝像吃白糖一样也不准确。完整荔枝里的糖并不属于我们常说要严格控制的那种“添加糖”“游离糖”,因为荔枝并非只有糖,还含有其他的有益成分。

维生素C哪个品种最多?

荔枝的维生素C含量变化还挺大的,35个常见品种的测定中,荔枝每100克果肉里的维生素C含量从6毫克到56毫克都有 

红绣球、妃子笑等品种的含量还是相当优秀的,超过了柑橘类水果

白糖罂、黑叶、绿纱等也不错,比肩柑橘类水果

白蜡、桂味含量一般,糯米糍则属于最垫底的,跟苹果、梨差不多

抗氧化哪个品种最强?

水果普遍含有的酚类抗氧化成分,其实荔枝里也不少。测定发现荔枝果肉每100g含有70-186毫克的多酚,73-331毫克的黄酮 [4],这个含量其实并不差,甚至在水果里处于中上水平。

按照抗氧化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学者还把不同荔枝品种分成了4个级别

尖子生

妃子笑,绿纱,红绣球,井冈红糯,岭丰糯,金包银,状元红

中等生

帝王糯,西园挂绿,怀枝,稠枝糯米糍,桂味,甜岩,黑珍珠,水晶球,糯米糍,翡脆,庙种糯,草莓荔,仙婆果,仙进奉,鸡嘴糯这些荔枝多酚、黄酮含量较高。

普通生

御金球,白蜡,胭脂红,雪怀子,北园绿,灵山香荔

差生

荔枝王,香蜜荔,三月红,白糖罂,禾虾串,水东,黑叶

* 这些荔枝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最低。

好消息!大家熟悉的妃子笑,无论总酚、总黄酮还是总抗氧化能力,都名列前茅。

而白糖罂、荔枝王呢,无论是总酚、总黄酮都是倒数的。

综合看下来,妃子笑这个品种还是不错的,糖含量在荔枝里偏低,抗氧化成分也比较多。

荔枝皮煮水能“下火”吗?

荔枝糖含量高又太好吃,一不小心吃多了就容易感到不适,俗话说就是“上火”。

而在荔枝的产区,自古流行一种有点原汤化原食意味的吃完荔枝“下火”方法——用荔枝果皮煮水喝。《本草纲目》记载,荔枝皮“煎水饮之”,能“解荔枝热”。

其实现代医学中并没有“上火”的概念,按照我的经验,所谓吃荔枝上火的对策,首先是糖吃得太多了,少吃点,其次是注意吃完漱口、用牙线剔牙,保持口腔卫生。

那么,从现代化学成分分析和循证医学角度看,荔枝皮泡水“下火”有道理吗?

荔枝皮的成分

其实,荔枝皮含有不少的花青素酚类物质

经测定发现,荔枝果皮中含有啡酸、原花青素、表儿茶素、槲皮素、阿魏酸等等的酚酸类成分,总酚含量高达 2869-6848 mg/100g,是果肉的十倍不止。其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也显示了很高的清除自由基效果,但体外结果无法直接外推到人体。

 

用荔枝皮提取物做的动物实验也有一些:

比如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小鼠,荔枝果皮粉显示出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的作用 [6],对于高尿酸血症小鼠,表现出降低尿酸水平的作用 [7],对于高脂膳食诱导的疾病小鼠,表现出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作用 [8]。然而,这些只是动物试验结果,是非常基础的研究阶段,只能说有这个趋势,目前并没有人类试验证实。

目前缺乏人体试验证据“下火”功效尚无定论

注意面前这些说的可是提取物,浓度上和泡水、煮水得到的差别很大。而且如果你用热水煮花青素,它也会损失不少。总之虽然说喝荔枝果皮泡水或煮水可能获得一些花青素和酚类成分,这些成分也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性质,但这只是理论性的实际具体有多大用就难说了

荔枝皮也很脆弱

还要提醒大家,即使是荔枝皮,也是非常娇气的。如果在常温下存放,很快就会变成褐色,高温煮沸会进一步降解部分热敏性多酚,其中的花青素等成分也会大幅分解流失。实际上,荔枝之所以难储存,跟它的皮不争气关系很大。

荔枝皮有多奇葩:

荔枝皮的呼吸强度很高 [9],甚至比很多水果都高,也就是会快速消耗自身的成分来代谢。此外荔枝皮结构松散,特别容易失水[10],适宜存放的温湿度范围都很窄。荔枝皮表面还很容易出现微小的伤口,让微生物进入繁殖。

所以,如果你想把荔枝皮留下来泡水或煮水喝,也要注意尽量新鲜剥下的就立马用起来,如果要放置也需要在冰箱里冷藏

水果届脆皮怎么保鲜更久?

最后,也顺带说说拥有如此脆皮的荔枝要怎么才能保存久些。

其实……我很好奇家里买了荔枝的话,竟然有人能忍住放着不吃吗?

好了,如果你实在是买多了需要多放几天,可以把荔枝放入保鲜袋中尽量排出空气后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温度调低一些,可以延缓褐变2~3天。

还有个常被提到的办法是用湿毛巾或者湿纸巾包裹着冷藏,能减少水分流失,说实话由于我买来的荔枝就是这样保鲜,所以我也是这么干的,但是要注意这样久了也可能给微生物繁殖创造更好的条件[12],以及导致荔枝表面温度不稳定

这里再解释一个生活中的小疑惑:

果皮已经变褐色了果肉还能吃吗?

我们常常会发现,荔枝冷藏没多久,皮就肉眼可见地变褐了。其实荔枝果皮比荔枝肉更娇气,温度高了会发生高强度呼吸作用、失水等,温度低了又会发生冷害。温度低于3℃时,荔枝皮就会发生冷害,而冷害也会导致它变成褐色。

但不用担心,能让荔枝肉发生冷害的温度低于荔枝皮,也就是说冷藏中虽然荔枝皮开始变成褐色果肉一般没事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储存荔枝时不用担心卖相变差,主要目的是保护果肉,所以不必考虑果皮发生冷害的问题,可以把温度开低点。比如研究发现荔枝在-1℃下存放对果肉的保护效果很好 [13],这个温度并不会让荔枝结冰,又能把呼吸强度降到很低。

如果你家的冰箱比较高级能够调温的话,可以开到-1℃左右。如果没有这么精确的条件,我们可以把冷藏室的降温档位开到较强的一档,让荔枝肉保鲜更久些。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