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3-1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 背景:依据我园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我们的教研活动更侧重于关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事件开展以案例研究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活动。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入手,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为教师提供展开教师间互动研讨与交流的平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总结。
● 教研活动时间:2010.06.03
●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
● 教研活动主持人:张丽娟
● 参加人:全体教师
● 活动实录:
主持人:在上次的教研活动中,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班级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以这个案例为例开展互动研讨,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案例内容:睿睿是个行为问题较多的孩子,经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老师,睿睿咬我了!”“老师,睿睿打人了”“睿睿下地用脚踹我了!……”;同时,也有很多的家长对老师提出要求:“别让我们的孩子和睿睿在一起玩!”“我们的孩子不能和睿睿坐在一起!”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通常都很为难,老师该怎么解决和处理呢?
教师互动研讨:
沈老师: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像睿睿这样的孩子经常出现,我们也的确觉得比较难处理。我认为处理这种问题教师的导向作用很重要,因为在孩子们的管理中教师是起到主导作用的。首先老师不要过分强调睿睿的不足,在小朋友中间应当给孩子们适当的疏导,扭转小朋友对睿睿的印象和看法,多引导孩子们去主动与睿睿友好相处;其次,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导向工作,帮助家长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都是不同的,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和班级中的小朋友间产生的矛盾,相信老师能处理好这些问题。
张老师∶我非常同意沈老师的想法,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要把握好方向,要关注睿睿这样的小朋友,积极与家长沟通。睿睿这样的孩子在班级中已经影响了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更需要我们教师的特殊关注,观察他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以教师对睿睿的关注来启发诱导其他孩子,帮助他们认可睿睿小朋友,进而帮助睿睿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睿睿经常伤害小朋友的行为教师应主动与睿睿的家长联系,就一些具体的事情进行沟通,反映孩子的现实表现,取得家长的共同教育;对于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教师也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细致地做好工作,多讲一些具体的事宜,与家长交流,使他们主动地将关注的目标从睿睿小朋友的身上转移到具体的事情上,就事论事。
谢老师:我的想法与沈老师和张老师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教师正确引导和关注的同时我认为还应该更多地去挖掘深度的原因,由于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对是非观念的建立是不完全的,因此我们应从找到睿睿小朋友产生这些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入手,根本挖掘坏习惯形成的原因,以方便教师选择有效的方式去帮助他,教育他。
主持人:刚才三位老师就案例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她们三个人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幼儿园的教育应面向全体,坚持正面教育,因此这三位老师的观点很明确教师要积极引导,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特殊关注睿睿这样的孩子,正确的引领和疏导其他孩子对睿睿的反感,使他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而不是越来越被排斥。我们每位老师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都遇到过与睿睿类似的小朋友,那么实践中你有什么好的处理方式呢?希望能与大家交流一下:
陈老师:我从事幼教工作这么多年来遇到的像睿睿这样的小朋友真的是很多,我感觉有个办法是比较实用的:我感觉班级中凡是像睿睿这样行为问题多的孩子他们大都比较聪明,而且他们的打人现象多属于无意识的动作,虽然行为问题比较多,教师抓住睿睿小朋友身上某一方面的优点,让全班的小朋友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了解睿睿,让他为班级的小朋友做事情,为集体服务,或者请他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地在集体中表扬睿睿,这样既帮助他在集体中树立威信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睿睿与其他小伙伴发生矛盾的机会,这么多年来我觉得这种方法对问题儿童的处理上是很有效的。
高老师:刚才陈老师的做法我感觉非常有道理,对待班级中的特殊儿童,教师本身要从内心里接受这样的孩子,采用恰当的处理方式很重要,所以我非常同意陈老师所说出的,教师要善于发现睿睿那些小朋友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孩子非常喜欢帮助别人,有的孩子非常爱劳动,有的孩子绘画非常好,作为老师我们总能找到他们身上那一点点的闪光之处及时捕捉到问题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引导全班孩子去关注睿睿优秀的一面,淡化睿睿身上的不足之处,孩子们就会慢慢接受睿睿的,那么相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不告睿睿的状,不再描述睿睿的种种不足,家长也就自然地接受了睿睿这样的孩子。
主持人:陈老师刚才将自己多年来实践中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了,高老师也与陈老师的观点非常相似并做了一些补充。我想两位老师的观点都强调了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最恰当的方式利用和发挥他们的闪光点让他有事可做,使睿睿在集体中得到更多的赞扬和支持,树立他在集体中的威信,同时也很巧妙地控制了睿睿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那么其他的老师面对睿睿这样的小朋友你还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或做法呢?
赵老师:我觉得像睿睿这样的小朋友他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问题行为,主要是孩子不会与小伙伴交往和相处,就像高老师所说的在幼儿园中的孩子很少会是真正去打人的,我认为他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和经验。因此教师要关注孩子是否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刚才前几位老师的观点都是从关注睿睿入手,去积极地引导和帮助他,我的想法是作为老师我们除了关注睿睿以外,也可以换个角度从关注被攻击的孩子入手,教师可加倍关心和呵护受到攻击的孩子,对睿睿小朋友采取冷处理,用行动发出暗示,让睿睿自省,进而去主动地克服自己的行为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当然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教给孩子一些与他人相处的技能和方式等,我觉得换个角度去处理也会获得好的结果。
谢老师:我的想法与赵老师的观点比较相似,我认为睿睿的问题是在于他不具备与人交往的技能,缺少这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因此,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有计划地、适时地教给睿睿一些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比如:如何向小朋友借东西,如何与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怎样表达自己对小伙伴的喜爱,用什么样的语言跟小朋友交流会让大家接受等等;孩子在有了一定交往经验后相信会帮助睿睿尽快融入到小朋友之中;对于家长们的反应,我觉得教师应多与家长沟通,请他们心理换位思考,将睿睿换位为自己的孩子,多体谅和理解老师的工作,以宽容的心态去接受睿睿。
主持人:我想赵老师和谢老师作出的诊断,也是很准确的,非常有教育机制。睿睿的种种行为非常明显的表现出他在交往技能和经验上的弱势,教师在找到症结的同时采取适宜的方式交给睿睿一些与小伙伴相处的交往技能,相信睿睿小朋友会很快顺利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刚才的两位老师都提到的换位问题:赵老师提到了教师关注对象的换位,谢老师提到了家长工作的换位,我觉得都是很有价值的,会给我们每位老师带来新的启示。
后记:本次的教研活动是我们首次征集教师在实践工作中的“经典”问题而展开的互动研讨活动,教师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自己教育生涯中所积累的经验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使大家重新建构和扩展自己的经验、理论,使得原来属于每一个个体的经验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群体资源,我们感觉这样的教研活动非常有价值。我园的“园本教研”坚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创设宽松的环境,使教研走近了教师,解决了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园本教研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