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执行方案的有效性

时间:2013-05-23   来源:幼教网   作者:幼教网   点击:

  1.幼儿园课程观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全部活动。它不仅指“上课”,还包含日常生活、运动和游戏;它不仅是“显性课程”,还包含“隐性课程”;它不仅是“正规课程”,还包含“非正规课程”。
  
  2.教师提高课程方案的执行力,从课程的三个支柱入手:
  
  ①研究学科领域——通透地把握学科领域的基本特点和关键经验;
  
  ②研究幼儿——深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和发展进程;
  
  ③研究教学法——通透地掌握教学法,能创造性的形成和采用适合幼儿学习特点和学习进程的教育教学策略。
  
  3.教师执行课程方案的专业能力亟待加强:
  
  ①缺乏基础的学科知识和经验,很难确定孩子们该学什么。
  
  ②缺乏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和发展进程的深入了解,很难确定不同年龄的幼儿能学什么。
  
  ③缺乏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策略,很难创造性的形成和采用适合幼儿学习特点和学习进程的教学方式。
  
  ★ 实践策略:
  
  ① 教育目标的有效性
  
  关键:要体现幼教改革精神,要突出重点,表述要简洁。
  
  *关于教育目标
  
  目标是否具体,核心目标是否突出?(避免标签目标、太宽泛、太笼统)
  
  目标是否与领域的教育对策一致?(教学法)
  
  目标是否适合该年龄班的幼儿?
  
  目标是否考虑到三维: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② 选择优质课程和教学内容,利用适宜的资源(材料),挖掘内在的价值。
  
  关键:分析教材——选择、重组、生成
  
  *关于高品质的教材
  
  既要有益于促进幼儿发展,又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提供给幼儿的材料蕴涵“真、善、美”,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一生健康成长。
  
  *关于适宜的材料
  
  与材料不同,经过选择、整理、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③ 创设动态的教育情境
  
  关键:符合年龄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动机;支持活动推进和幼儿的主动学习。
  
  *关于主题墙的创设
  
  随着主题发展而丰富的网络图;
  
  师幼共同收集的与主题相关的实物图片资料;
  
  幼儿表达想法、疑问与答案,体现师幼及幼儿之间互动的精彩对话;
  
  展现活动精彩瞬间的照片。
  
  4.有效的教学活动的策略
  
  ①何为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创意,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
  
  ②当前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不会分析教材或对教材的价值分析不够透彻,不能合理确立教学内容的适宜点与挑战点,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科学或走过场,提问单一、低效。
  
  ③ 达到有效教学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增强目标意识——关键
  
  凸显内容价值——核心
  
  把握年龄特点——前提
  
  规划教学环节——重点
  
  教学提问多样——保证
  
  ④学会设计提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