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8-2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有效的教研活动应具备以下要素特征:
(一)人人参与
教研组是由教师个体组成的,是教师专业进步的“加油站”,每一位教师都有从中获益的权利,也有为其反哺贡献的责任,也就是说,每一位教师对这个群体来说都是资源。因此,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能体现人人参与的特点。在教研过程中,如果总有些成员是旁听生、旁观者,或逐渐被边缘化,无论对这部分个体还是对整个教研群体来说都是损失,这也损害了教研的有效性。
因此,有效的教研活动应时常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个也不能少”。
(二)聚焦问题
教研的价值在于利用群体的资源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教研活动应着眼于寻找问题、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有效的教研需要集中火力攻克难题,克服随意性,避免形散神散。如果不能集中话题展开讨论,“东一邻头西一锤”,“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恐怕很难真正解决哪怕一个细小的问题。
因此,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能聚焦于具体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
(三)结论明确
有效的教研应能体现真实的效益,分析有过程,研究有结论,也就是说,每一次教研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结果,并由此出发去推动和改进课堂教学,或由此获得动力和方向去教学实践中再尝试、摸索,寻求新方案。如教研只一味沉浸在过程中,不追求教研与课堂教学的关联性,教研就丧失了行动能力和行动方向,只能是“闭门造车”了。
因此,有效的教研活动应时常有结果,并在教学中努力转化它。
以上内容摘录于《如何当好教研组长》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