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8-2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教研活动的一般评价视角
一般来说,开展教研活动,首先要规划一份规范、合理和适切的教研计划,这不仅直接影响日常教研活动的展开,而且也关系到是否能有效提高园本教研的质量。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次就是现场教研计划的有效落实与实施。
(一)关于教研计划的评价
制定一份好的教研计划固然很重要,它体现的是教研目标内容的适切性,教研形式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教研开展的有效性等等。幼儿园园长、组长或组员均可以对教研计划进行相关评价,从而不断树立计划的统领地位。
下面这份评价表从教研计划编制的四个元素出发,在评价的内容上进行逐项的细化,使得整个计划的框架清晰地呈现在参评者的面前,这张评价表不仅可以计划完成后使用,而且可以在计划编制的过程中进行对比,保证计划编制的有效性。
案例 某幼儿园教研计划评价表
园所 |
|
日期 |
|
|||
教研组名 |
|
教研组长 |
|
|||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 |
评价情况 |
||||
能 |
否 |
|||||
教研情况分析 |
1.体现承上启下 |
|
|
|||
2.凸显问题或困惑 |
|
|
||||
教研目标定位 |
1.符合情况分析 |
|
|
|||
2.能预见达成度,具有可操作性 |
|
|
||||
3.表述清晰准确 |
|
|
||||
教研内容确立 |
1.针对教师教学实际问题 |
|
|
|||
2.符合课改主流方向 |
|
|
||||
3.反映群体研修能力的提升 |
|
|
||||
教学活动安排 |
1.主题内容能细化 |
|
|
|||
2.形式丰富而实际 |
|
|
||||
3.进程排列有层次,能理论联系实际 |
|
|
||||
评语与建议
评价者: 年 月 日 |
园所 |
|
|||||||
教研组名 |
|
教研组长 |
|
|||||
教研活动主题 |
|
|||||||
主要形式 |
|
活动时间 |
|
|||||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点 |
评价等级 |
||||||
好 |
一般 |
差 |
||||||
教研主题 |
1.研讨主题能否围绕教研计划 |
|
|
|
||||
2.研讨主题有价值,体现教师当下需求 |
|
|
|
|||||
教 研 计 划 |
组员方面 |
1.善于倾听同伴交流 |
|
|
|
|||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
|
|
|
|||||
组长方面 |
1.预先告知,准备充分 |
|
|
|
||||
2.善于调动全体成员研讨积极性 |
|
|
|
|||||
3.在研讨过程中有独到见解 |
|
|
|
|||||
4.关注交流过程中生成的问题 |
|
|
|
|||||
5.及时梳理、归纳与总结 |
|
|
|
|||||
6.组织形式有利于研讨 |
|
|
|
|||||
有效性方面 |
1.问题是否展开研讨 |
|
|
|
||||
2.组员之间是否互动 |
|
|
|
|||||
3.思维是否相互碰撞 |
|
|
|
|||||
4.结论是否集体智慧 |
|
|
|
|||||
教研结果 |
1.目标的达成度 |
|
|
|
||||
2.是否有对教学行为的改进或为问题解决提供的操作依据 |
|
|
|
|||||
3.是否能对不同层次的教师产生影响 |
|
|
|
|||||
评语与建议 |
评价者: 年 月 日 |
研讨前的互动准备 |
研讨中的互动引发 |
|
1. 有切实可行的教研预案 2. 有提早的教研报告 3. 有清晰的问题预设 4. 有相关的资料预备 |
1. 能激发组员人人参与 2. 能鼓励执教者与组员积极对话 3. 能不断聚焦问题 4. 能有明确的评课结论 |
|
建议 |
评价者: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