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特制定本家园合作制度。
二、家园合作目标
1.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促进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
3.充分发挥家庭和幼儿园的优势,共同促进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社会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家园合作内容
1.教育教学合作
- 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家长会等活动,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 家长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交流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策略。
- 家长根据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中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巩固和拓展幼儿在园所学知识和技能。
2.生活照料合作
- 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入园准备工作,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等。
- 幼儿园向家长提供幼儿在园的饮食、睡眠、卫生等生活情况,家长积极反馈幼儿在家的生活状况,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 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3.家园共育活动
- 幼儿园定期组织亲子阅读、亲子手工制作、亲子运动会等家园共育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和家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家长志愿者活动,如协助教师组织活动、维护秩序等,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 幼儿园利用家长资源,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到园为幼儿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
四、家园合作方式
1.家长会
- 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介绍幼儿园的工作计划、教育教学内容、幼儿发展情况等,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 家长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集体会议、小组讨论、个别交流等。
2.家访
- 教师每学期对每位幼儿进行至少一次家访,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个性特点等,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案。
- 家访可以采取实地走访、电话家访、网络家访等方式。
3.家长学校
-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学者或有经验的家长进行讲座,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和经验。
- 家长学校的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幼儿心理发展、家庭教育方法、亲子沟通技巧等。
4.家长委员会
- 成立家长委员会,由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决策,反映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 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与幼儿园共同商讨家园合作事宜。
5.家园联系册
- 教师和家长通过家园联系册定期交流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进步情况、需要关注的问题等。
- 家园联系册应及时填写、认真回复,保持信息的畅通和有效。
6.网络平台
- 利用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发布幼儿园的通知、活动信息、教育教学资源等,方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动态。
- 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互动。
五、家园合作的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家园合作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家园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3.定期对家园合作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提高家园合作的质量和效果。
4.对积极参与家园合作工作的家长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六、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幼儿园负责解释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