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开水管理存漏洞,幼儿烫伤太无辜

时间:2015-06-26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2015年6月24日中午12时15分,两辆120急救车驶入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门前,随后从车上抱出了9名因开水烫伤的幼儿园的孩子。经了解,他们来自一家幼儿园,年龄均为6岁。中午11时45分午饭后,老师组织孩子们午睡,在这9名小朋友都脱了鞋袜准备上床的时候。突然,其中的一名小朋友因不小心碰倒了旁边的饮用水保温桶,导致开水快速顺势蔓延,将8名小朋友的双足烫伤,1名臀部烫伤。随后,幼儿园的老师们迅速抱着他们踩进凉水盆里进行降温,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评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条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过错原则的规定,尽管老师已尽了一定的安全责任义务,但幼儿园仍存在对幼儿活动管理不周的过错,故应承担相应责任。因为从操作规程上说,保育老师不应将半桶开水放在幼儿容易碰到的地方,保育老师在对开水的管理上存在疏漏。

  【建议】

  (1)幼儿园平时应注意控制开水的温度,提出开水房时温度(即出室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0℃,以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

  (2)幼儿园应定期检查教育活动场所的安全,确保安全卫生的环境。

  如何预防孩子被烫伤?

  1、热液烫伤

  不要让宝宝在厨房和浴室玩耍,以免意外发生;厨房地板要保持干燥,以免滑倒将热液烫伤自己或宝宝;洗澡放水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水温一般控制在40℃左右。

  热水瓶、热汤要放置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当热液放在餐桌上,也需注意桌巾的长度,以免宝宝好奇拉扯,把热液拉下而受伤。建议餐桌以不铺桌巾为最安全;不要拿刚煮沸又太重的热汤、热锅,以免手滑将热液打翻,烫伤自己或宝宝;当煮火锅、泡咖啡或泡茶时,要特别注意宝宝动向,避免宝宝因绊到电线而弄翻茶壶、热锅或热水瓶等热液;当端热汤、热水时,最好先大叫“小心不要靠近”等警告语,以免宝宝迎面撞来。

  在车内要避免食用热汤,以免不稳而打翻,造成意外;不要让宝宝接触有高温蒸汽的东西,如车子刚打开的水箱盖,以免手臂、脸或胸部被烫伤。

  给宝宝食用任何热饮,要先确定温度后再进食。

  2、化学性灼伤

  不要拿空饮料瓶去装危险溶液,以免宝宝误食。家中室内最好不要放强酸、强碱等危险物品。

  3、接触性烫伤

  使用电热毯、电热器或怀炉、热水袋等高温物品,要注意温度及使用距离,以免皮肤因接触高温太久而造成烧烫伤。

  4、火焰烧伤

  所有易燃物品如杀虫剂、汽油,要远离火源,最好放在室外。大人吸烟时要远离易燃物品,同时不要在躺在床上吸,以免不小心烧到宝宝,同时绝对不要让宝宝玩火柴或打火机。爸妈要教导宝宝不要靠近燃放中的鞭炮,也不可捡鞭炮或放在口袋中。蚊帐中不点蚊香,使用蜡烛时要注意稳定性。

  5、电灼伤

  家中电器设备常是起火触电的原因,使用延长线或多插头插座时,应注意负载量。电线及插座不要让宝宝摸到,插座可用塑料盖盖住,以免宝宝因好奇不小心咬了电线使嘴唇受伤或手触电。

  孩子烫伤如何正确处理?

  在处理任何烧烫伤时,爸妈或家人都应先冷静下来,作各种正确的紧急处理,才能尽可能地降低烧烫伤对皮肤所造成的伤害。伤口范围占整体面积的10-20%左右的深度伤口时,都有入院治疗的必要。烧烫伤的安全检查大多无法立刻判断,万一受到感染还会使得深度的组织发生障碍,所以千万要避免不干净的处理手法。

  烧烫伤紧急处置的第一步,是降温。

  穿着裤子和袜子被热水泼洒到时,若无法马上脱下,可泡到浴缸里再脱掉,接着再用洗脸盆、舀水盆或浴缸中的水浸泡烧伤的部位,用自来水大量冲洗,替伤口降温。3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的降温时间即可。

  伤口面积过大时,宝宝身体容易受到风寒,最好能中间稍事休息后再继续降温的工作。冷水降温不只可以延缓烧烫伤所引发的组织障碍的速度,还具有镇痛的效果,但最好不要涂抹油膏。降温后直接盖上消毒药布、干净的手帕或纱布送往医院治疗。

  柔弱的宝宝需要爸妈小心看护才能健康快乐地长大,爸妈在提供宝宝更好的物质条件之余,应该尽可能地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并且防患于未然。

  各类烧烫伤的处理方式

  1、热液烫伤

  冲: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以达到皮肤快速降温的目的,不可把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免使皮肤组织受伤。

  脱:充分泡湿伤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帮忙剪开衣物,并保留有沾黏的部分。有水泡时千万不要弄破。

  泡:继续浸泡于冷水中至少30分钟,可减轻疼痛。但烧伤面积大或年龄较小的宝宝,则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而延误治疗时机。但当宝宝意识不清或叫不醒时,就该停止浸泡赶快送医院。

  盖:用干净的床单、布单或纱布覆盖,不要任意涂上外用药或偏方,以免伤口感染。

  送:即使宝宝只是受到轻微的烫伤,最好也要到设置有整型外科的医院求诊。

  2、化学性灼伤

  无论酸碱度如何,受伤后要立刻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60分钟。

  绝对不要把宝宝的受伤部位泡在水里,因为化学物质扩散,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受伤。

  若眼睛被波及到,应撑开宝宝的眼睛并以大量的水来冲洗2小时,之后再送医治疗。

  3、接触性烫伤

  受伤深度与温度及接触的时间均有关系。温度低但接触的时间久,也会造成深度伤口。

  若皮肤为红色或有水泡时,则需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再送医治疗。

  若皮肤为焦黑或变白如蜡状时,为深度烧伤的征兆,可不必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而直接送医治疗。

  4、火焰烧伤

  停止:宝宝身上着火时,可用棉被或大布单包住,此时切勿让宝宝奔跑,以免助长火势。

  倒下:双手掩住脸部就地卧倒。

  滚动:卧倒后滚动或只以大块布巾包住灭火。

  冷却:等火熄灭后,再依热液处理方法处理。

  5、电灼伤

  要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线移开。当宝宝失去知觉时,要先检查呼吸、心跳,若停止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同时尽快到医院治疗。

  一般而言,电灼伤后受伤程度较深,且伤害多在体内,可不必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而直接送医治疗。但若衣服着火烧伤则仍然需以火焰烧伤的方式先处理。

(供稿:郭彤洋  校对:张洁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