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安全6防护(二)

时间:2013-05-09   来源:网络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三、脱臼
  
  脱臼在孩子的游戏中也是常见的。如游戏拉大锯扯大据,孩子们在欢快的歌声中往往会忘情地牵拉对方,如用力过猛,很容易导致脱臼。再比如家长在游戏中带孩子做提拉动作,因为用力过猛,脱臼就会在不经意中发生。另外,家长领着孩子玩时帮助小儿跨台阶、上楼梯或为避免小儿摔倒,有时会突然用力牵拉小儿的前臂,均可引起肘关节脱臼。这种现象最多见于2~3岁的小儿,女孩更易发生。
  
  对策:当孩子在游戏中有牵拉动作,突然喊疼痛,拒绝别人移动他的肘部,不肯用患侧手拿取物品或上举活动,试着前后旋转肘部时因疼痛而啼哭;肘关节常表现轻度弯曲,手心向下旋垂于胸前,要想到有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可能,应去医院检查。确诊脱臼后,需及时给孩子进行复位。用手法即可简单、迅速地复位,复位后疼痛立即消失,患肢不再拒动,肘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但有些经常发生脱臼的小儿,手法复位后最好用三角毛巾或绷带将患肢固定在胸前7~10天,同时避免再牵拉,以免造成习惯性脱臼。幼儿脱臼虽经复位但很容易复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致到了8岁以后,幼儿发生脱臼的几率才会大大降低。
  
  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帮孩子穿衣服,还是同孩子做游戏,家长都应尽可能注意避免猛力提拉孩子的胳膊,即使要拉,也应选择上臂部位;而老师则应告知孩子们游戏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四、勒伤
  
  对策:家长尽可能不要给孩子在脖子上佩戴饰品或钥匙,避免这些潜在的危险发生。
  
  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当发现身边的大人佩带各种饰物时,孩子很可能有意模仿,在自己身上佩带挂坠、项链等物件。在游戏中,孩子之间因好奇或别的原因,引起一方拉扯对方脖子或手上的物件,这种情形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手上勒伤虽然危险,但还不至于危及生命,而脖子上项链、或其他挂件一经牵拉是非常容易造成窒息而危及生命的!
  
  五、戳伤
  
  孩子的游戏中往往伴有大量玩具,其中不乏各种尖利的玩具。孩子一旦疯玩开,很难保证这些玩具不会伤及自己或别人。
  
  这种伤害是大人们非常熟悉的,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杂志及各种媒体上见到诸如此类的报道。但正是由于太熟悉了,反倒使大人们放松了警惕,这种伤害小则伤及皮肉,大则伤及五官甚至生命。所以家长和老师更应该避免这类惨剧的发生。
  
  对策:其实,这类伤害只要稍加留心,是很容易避免的。家长平时最好不要购买有尖锐棱角的玩具;游戏中则尽量避免使用危险系数高的玩具,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如果就地取材,使用树枝等做玩具时,大人须提高警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身边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想亲自去尝试、体会一切,如果因担心孩子的安全,而剥夺了孩子的好奇心与尝试的勇气与信心,自然得不偿失。在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既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又不能伤及孩子的安全。所以不妨在玩具的选择与使用上下点功夫,比如在孩子的刀枪前面用布或其他东西包裹上,这样孩子能玩,家长又不必担心安全,可谓两全其美。
  
  六、擦伤与划伤
  
  这些多是嬉戏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家长也较为熟悉,其注意事项与处理方法同上有相似之处,但同样应引起家长与老师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的安全教育中,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意外伤害的危险的真正含义,即危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没有亲身体验,根本不会理解到危险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所以不妨有针对性地为他设计一些场景,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勒伤,让他在电视电影中亲眼看见一个有生命的动物是怎样失去生命的,也许这样比那些空口的说教更能让他有所悟。
  
  避免意外伤害,是为了让孩子健康顺利地成长,少受些不必要的痛苦,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孩子不与外界接触不能尽情地玩耍。如果仅仅是为了避免伤害,而去剥夺孩子嬉戏的权利,那么这种强制性的要求,反倒有些因噎废食了。我们既要尽可能地使孩子少受伤害,少承受一些不必要的伤痛,也要让孩子尽情享受童年、享受人生中的种种乐趣,让他们快乐成长。我们不妨在孩子游戏的环境上做些精心安排,例如城市中有条件的家庭或幼教机构,不妨多带孩子去草坪上或塑胶场上游戏;在游戏前或游戏过程中,为孩子实施安全教育,认识身边的各种危险,并教会他们一定的安全自救技巧与方法,这对预防伤害的发生是很有效的。
  
  结语:嬉戏是孩子童年中非常美好、值得回忆的事,不要让意外伤害成为孩子一生中痛苦的记忆。我们须多用些心思,给孩子一个安全、幸福的童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