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1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文|刘鹏
近日,山东菏泽巨野一名6岁男童在自家院子里捡到一根棒棒糖,吃完后跑到家外面,嘴里吐白沫,趴在地上全身抽筋。送医后医生紧急抢救,告知男孩内脏被腐蚀,血液变黑,已无生还希望。送检尿液检出超高浓度毒鼠强。(3月9日 齐鲁网)
一颗小小的棒棒糖,本是小孩子们都爱吃的零食,但却夺走了一个只有6岁的孩子的性命。倘若是有人故意投毒,那么其恶劣行径显然令人发指,而且也已经构成了犯罪。对此,相信当事公安机关介入之后,肯定能够查清真相,还当事孩子和家人一个公道,也给公众一个说法。
但抛开别有用心者的恶意与恶行,回到当事孩子身上,以及其家长对孩子的应有的安全意识教育等问题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方面,明显是存在“短板”的。而且这种“短板”,不止在山东菏泽巨野受害男孩一家人身上有,甚至在其他家庭,其他地方等,也是普遍存在的。
事实上,类似的捡来食物吃出中毒问题的事件,明显也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比如之前媒体报道的,幼儿园孩子捡来酸奶喝,结果中毒;比如有十几岁的顽皮少年,将别人三轮上的老鼠药当“鱼干”吃,结果吃出了中毒;比如有少年欲给亲人投毒,放弃恶念之后,将投了毒的食品随手丢弃,结果被别的孩子捡去食用而中毒等等。
面对频发的类似事件,我们难免要问一句:作为家长,在日常对孩子的教养中,是否有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比如“不能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捡来的东西不能乱吃”等等。这些基本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本应该是自孩子牙牙学语之时,就应该尽力让其明白并身体力行的。
但遗憾的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在一些孩子身上,看到自我保护与安全意识。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捡来的棒棒糖就敢直接吃?别人三轮上的不明物品,竟然随手就拿,拿了还当“鱼干”吃?至于隐私部位不能让人看或者摸等牵连到性的安全教育,在当下的一些家庭中,明显更是严重缺失的。
“死者为大”。我们无意数落更无意批评死者和其家属。但面对捡来棒棒糖吃出人命这样的悲情事件,我们却不得不反思,理应教给孩子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是不是缺失了,而又为什么缺失了呢?
延伸:孩子安全教育很重要
大部分小朋友们都喜欢从地上捡东西,这个也是成长的过程。是好奇心(探索未知)的体现。因为小孩子好奇,在其他能力还没有发育好的情况下,只好使用嘴巴来尝试、辨别物体。知道了原因也就不用大惊小怪了。
可以采用引导的方法。
当宝宝从地上捡到东西后,家长要及时地跟宝宝交流,告诉她捡到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脏”,不能吃。如果吃了,会肚肚疼等等孩子能领会或明白的话,并做手势或动作展示给孩子,告诉孩子地上捡到的东西不能往嘴里放。
注意:家长一定要耐心告诉宝宝捡到的东西是什么以及不能吃的原因。不可强行阻止,强行阻止会影响宝宝探索未知。并且引导宝宝要自始至终,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因为孩子不开心就不引导孩子而强行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