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2012年亲子广场舞指导方案

时间:2012-08-2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小班(3-4岁):邀请舞《钻山洞》
  
  一、舞蹈整体音乐的分析和动作说明
  
  1.  乐段排列方式为:A—A—B—A—A—B—A—A—B,共重复三遍。
  
  2.  A段音乐:共4个8拍:前2个8拍,每个8拍走8步(在规定的区域内随意的、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走动);第3个8拍前4拍拍三次手、后4拍双手插腰扭胯三次;第4个8拍重复第3个8拍的动作。3.  B段音乐:听到|5—3|5—3|……时,家长搭出各种山洞的样子,让孩子随意地钻。
  
  二、教师指导步骤
  
  (一)熟悉音乐
  
  指导语:这个舞蹈的形式是邀请舞,舞蹈名字叫《钻山洞》。让我们先来完整地听一遍音乐。
  
  (二)示范演示:
  
  指导语:请5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上前和老师一起学动作,请大家看清、听清动作与要求。
  
  1.分解示范:
  
  指导语:
  
  (1) 这首乐曲有两个段落,我们先听第一个段落音乐,并随着音乐做不同的走的动作。
  
  (2) 听到第一段落音乐时,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场地自由随意地走一走(可以做与别人不一样的走的动作)。走8步、停下来拍三下手、原地扭腰三次。好,我们来听音乐做一次。
  
  (3) 第二个段落音乐继续重复第一段落的动作,一共重复做二遍。
  
  (4) 当听到音乐发生变化时,我们会听到|5—3|5—3|的音乐声,听到这个声音时请家长两人合作分别搭出不同样式的山洞,让孩子们随意地钻山洞。家长要注意,搭好山洞后就不要再移动,让孩子自由地钻。
  
  (5) 音乐结束后,家长和孩子抱一抱,相互感谢自己的舞伴。
  
  2. 完整演示: 
  
   指导语:请示范的家长和孩子跟老师听音乐,完整地演示一遍。
  
  (三)全体一起到场地中先分解段落学习,再完整跳一至两遍熟练动作。
  
  指导语:请全体家长和孩子到场地中,分散站开。我们先分段学习,再完整地跳一遍。
  
  三、小结舞蹈的动作规律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想想一共有哪些动作,走动、拍手、扭腰各两次;音乐发生变化时,家长搭山洞,孩子钻山洞。  
  
  四、 整个舞蹈注意事项 
  
  1. 教师要鼓励家长和孩子创编出各种不同走的动作,走的时候注意利用空间,不要挤在一起。
  
  2. 拍手、扭腰时不要走动,在原地做拍手、扭腰动作。
  
  3. 鼓励家长创编搭建各种不同样的山洞,让孩子钻得更有趣。
  
  4. 家长搭好山洞后,不要再走动,注意搭的山洞要利用好空间位置。
  
  5. 乐曲结束后,拥抱舞伴,可以拥抱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拥抱其他孩子。
  
  

                                         中班(4-5岁):链状舞《一起去旅行》

  
  一、舞蹈整体音乐的分析和动作说明
  
  1.  乐段排列方式为:A—B—A—B—A—B—A—B,共重复4次。
  
  2.  A段音乐:共4个8拍:第一个8拍前四拍边扭腰边向前走四步,后四拍停下来按O XX|O XX|的节奏拍手,左右各拍手两下。后三个8拍重复做相同动作。
  
  3.  B段音乐:共4个8拍,带头人创编动作,后边的所有同伴跟随带头人做相同的动作。
  
  二、教师指导步骤
  
  (一)熟悉音乐
  
  指导语:这个舞蹈的乐曲是一首以色列民间音乐。这个舞蹈的形式是链状舞,舞蹈名字叫《一起去旅行》。让我们先完整地听一遍音乐。
  
  (二)示范演示
  
  指导语:请5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上前和老师一起学动作,请大家看清、听清动作与要求。
  
  1. 分解示范
  
  (1)结链方式指导语:
  
  A. 第一个人为带头人(起初可以是老师),带头人的左手伸向前方,手心向下;右手向后伸,手心向下;第一个带头人后面的孩子左手拉前一个人右手,自己的右手搭在右肩上,手心朝上。孩子后面的家长左手前伸搭在前面孩子的右手上,右手向后伸,手心向下;后面的人以此类推10个人就变成了一条链子。

  
  B. A段音乐共4个8拍,音乐响起时,扭腰边向前走四步,然后按O XX|O XX|的节奏左右各拍手两下。这个动作重复做4遍。
  
  (2)创编动作指导语:音乐变化到B段,共4个8拍,带头人随音乐节拍创编动作,带头人做什么动作,后面的同伴就跟着做什么样的动作。
  
  (3)邀请舞伴指导语:在经过未上场家长与孩子时,可一起做邀请动作,邀请其他家长与孩子,被邀请的家长与孩子要在队尾经过时加入到链条尾部参与舞蹈。
  
  (4)舞蹈结束时指导语:乐曲和舞蹈结束时,相互拥抱前后的舞伴,感谢自己的舞伴。
  
  2. 完整演示:
  
  指导语:请示范的家长和孩子跟老师听音乐,完整地演示一遍。
  
  (三)全体一起到场地中先分解段落学习,再完整跳一至两遍熟练动作。
  
  指导语:请部分家长和孩子(约占总人数三分之一)到场中结好链子,跟随老师一起听音乐跳起来,听到音乐变化时,跟随带头人邀请场下家长和孩子。场下的家长和孩子上场时要接到链子的最后边。
  
  三、小结舞蹈指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结链方式、创编动作、邀请舞伴指导的三大环节重点指导;
  
  2.  创编动作时要随音乐节拍创编动作,开始不熟悉创编可由老师领头,熟悉后可由不同家长或孩子领头;
  
  3.  先跳的家长与孩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3为宜;
  
  4.  注意邀请环节,一定要走到被邀请人身边时才开始邀请,被邀请的家长和孩子要等到“链子”的最后经过自己时再跟上;
  
  5.  舞蹈结束时不仅要拥抱自己的孩子,还要拥抱离自己最近的其他孩子。
  
  
                                       大班(5-6岁):双圈舞《加油!加油!加油!》
  
  一、舞蹈整体音乐的分析和动作说明
  
  1.  此舞蹈为双圈舞,家长在内,孩子在外,手拉手围成双圆。
  
  2.  乐段排列方式为:前奏—A—B—结束音乐—前奏—A—B—结束音乐,相同音乐共重复两遍.
  
  3.  前奏:4个8拍:做欢呼的动作,在头顶上方拍手。
  
  4.  A段音乐:共8个8拍。第一个8拍:家长与孩子面对面拉手逆时针磋步跳3次,并喊出:“加油、加油、加油”;停下拍手3次,并喊出:“嘿嘿嘿”。重复之前所有的动作做4次。从第五个8拍开始停在原地家长和孩子互相创编不同的加油动作,持续4个8拍。
  
  5.  B段音乐:共8个8拍:第1个8拍家长从右手边1号孩子身后绕过到2号孩子面前,第2个8拍与2号孩子双手击掌每三次停一下,共拍六次;重复做4次绕人、击掌的动作。

 




  
  二、教师指导步骤
  
  (一)熟悉音乐
  
  指导语:这个舞蹈的形式是双圈舞,舞蹈名字叫《加油!加油!加油!》。让我们先完整地听一遍音乐。'
  
  (二)示范演示
  
  指导语:请6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上前和老师一起学动作,为其他人演示,让大家能看清动作与要求。先请家长站好一个圆圈,面向圆外;请孩子找到自己的家长,站在圆外和家长面对面站好。请家长举手,放下;请孩子举手,放下。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位置。
  
  1.分解示范
  
  (1) 蹉步击掌学习:
  
  指导语:
  
  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蹉步的动作。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双手拉在一起,家长向左出左腿,孩子向右出右腿,迈出一步落地,之后双腿同时跳起在空中并拢,落地时先前迈出的那条腿再向旁边一步落下,跟进的腿落到迈出的那一步的位置上。圆圈整体逆时针移动了一步。我们这样连续跳三次,同时喊出“加油!加油!加油!”。
  
  跳完三次蹉步动作后,家长和孩子原地面对面站好,双手击掌三次同时喊出“嘿嘿嘿”。
  
  我们蹉步加击掌的动作合在一起听音乐连续做4遍。
  
  (2)创编动作练习:
  
  指导语:听到音乐中的歌声时,家长和孩子在原地自由发挥,一起来创编不同的加油动作。音乐一共持续5个八拍的时间。
  
  (3) 交换舞伴练习:
  
  指导语:听到下一段音乐时,开始做交换舞伴的动作。留下一对家长与孩子做示范,请其他人蹲下观看。
  
  1)里圈的家长举右手指向右侧第一个孩子,定位为1号孩子,再指向第二个孩子,定位为2号孩子。家长以此类推指向3号、4号孩子。
  
  2)家长用一个8拍的时间向右走,从1号孩子身后绕过,走到2号孩子面前。第2个8拍时与2号孩子双击对方手掌,每三次停一次,共拍6次。交换舞伴的动作重复做四遍,也就是要绕4次孩子,与4个孩子击掌。
  
  2. 完整演示:
  
  指导语:让我们听音乐完整地表演一遍。
  
  音乐的前奏有4个八拍,家长和孩子高兴双手,按照节奏做拍手欢呼的动作。
  
  后面接蹉步击掌的动作,做4遍;然后是创编动作5个八拍;接下来是交换舞伴,做4次。交换完舞伴后,再次做拍手欢呼的动作。这是一遍完整的过程。音乐是两遍,舞蹈一共跳两遍。两遍全部跳完后,热情的地拥抱自己的舞伴。
  
  (三)全体一起到场地中先分解段落学习,再完整跳一至两遍熟练动作。
  
  指导语:请全体家长到场地中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外站好。孩子找到自己的家长,和家长面对面站好。(站好后再次把完整的舞蹈描述一遍,进行分段学习。再完整跳一遍。)
  
  三、指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此舞蹈跳起来时易兴奋,提醒家长和孩子注意听好音乐,随节拍做动作。
  
  2.  家长交换舞伴是此舞的难点,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指导语要清晰,要先以一对家长和孩子做示范,不可一起学习易造成混乱。
  
  3.  创编加油的动作时,家长和孩子动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  舞蹈结束后,拥抱自己的孩子时,不要忘记拥抱其他舞伴,表示感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