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从幼儿园到清华园》-王红兵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只看好评 只看差评 只看中立 全部评论

实得分......


2011-06-22 说的 发表: 于 06-22 14:47说到
实得分

支持[22] 反对[51] 引用

这本书是妈妈从北京带回来的,是清华......


2011-05-20 陆云天 发表: 于 05-20 15:53说到
这本书是妈妈从北京带回来的,是清华大学毕业生王红兵写的,好像是我六岁去北京旅游时见过他,看到这本书,我还算比较感兴趣。
前几页,都是介绍清华大学比较重要的景观,有二校门,这是清华大学最早的大门;有水木清华,这是清华大学最美的地方,是清华大学校长办公的地点,其实我比较喜欢的是一尊雕塑,它的名字叫“悟”外形是一个人头从书里钻出来,意思是说,一个人读书,贵在要读得进去,也要读得出来,如果一个人读书光读得进去,读不出来,那就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了,就成了书呆子一个了。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说天上的云,不断努力,不断变化,永不停息。我们也要像天上的云一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指的是大地,能

支持[27] 反对[13] 引用

在读你的《从幼儿园到清华园》。 <......


2011-05-05 王明玉 发表: 于 05-05 16:52说到
在读你的《从幼儿园到清华园》。
      《从幼儿园到清华园》给我的感觉是,你创建了一种叙述“理论”的语言。让人读起来轻松得如同在与朋友喝茶聊天。
       欣赏你把自己的观点以及教育思想巧妙地隐藏在故事的叙述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中毒”哈哈。我就是“中毒者”之一。相似论的思维方式在慢慢融进我的血液中。  
 你对相似论的灵活运用,使理论变成“生活”,把思想变成实操的过程。也如同精神变物质的过程。我非常欣赏。
        我还来不及总结自己阅读该书的体会。我正在准备后天给景山学校几位教师和学生讲课,内容是“怎样写童话”。我已经按照相似论的思维方式,去解释文学与一般作文的区别。换句话说。后天的讲课,就是用相似论讲解写作。 
       我写的那套《叽叽呷呷与乌鸦魔法师》系列是我的原创。是开放式结构,如同《喜洋洋与灰太狼》。与之不同的是,《喜洋洋与灰太狼》是娱乐的动画故事,而我的《叽叽呷呷与乌鸦魔法师》每篇都融进了知识点与哲学内容,故事幽默童趣。表面的知识教育中藏进了哲学意义。这样的故事可以用作幼儿园阅读资源,也可用作教材。因为故事有张力。   
 我在想,如果有条件,就能做成,动画形式的教材。目前没有的。
      在与你接触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我已经吸收了《相似论》的营养。其实,我写过的过程始终就运用着《相似论》的思维方式,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谢谢你,谢谢张教授。
  祝好 !      
王明玉


支持[24] 反对[13] 引用

早就期待本书出版,今天看过内容提示感......


2011-04-30 网友 发表: 于 04-30 07:12说到
早就期待本书出版,今天看过内容提示感觉很受触动,对孩子的教育关键是家长的觉悟,孩子在18岁之前的发展取决于家长的思想意识和眼光。希望早一天拿到此书。

支持[22] 反对[13] 引用

这本书看完了目录感觉作为一个幼儿园孩......


2011-04-29 四平梨树县小龙人 发表: 于 04-29 15:41说到
这本书看完了目录感觉作为一个幼儿园孩子的家长读完一定会受益匪浅的,所以希望孩子的幼儿园早日能够购到这本书,从中领悟到更多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并付诸于行动,也好更多的孩子早些受益。——木子的家长

支持[22] 反对[13] 引用

看到内容提示,我很想看下去......


2011-04-28 网友 发表: 于 04-28 18:47说到
看到内容提示,我很想看下去

支持[22] 反对[13] 引用

书中给家长提示了很多关于清华的思想精......


2011-04-28 网友 发表: 于 04-28 14:49说到
书中给家长提示了很多关于清华的思想精髓,王红兵自己出身于清华,相信对清华的核心诉求有深刻理解,所以我相信。我是一名家长,我当然知道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上清华,但是,如果我们家长知道这些精神,相信对于教育孩子会大有裨益。

支持[25] 反对[13] 引用

     “想让孩子上清华么?”对这句话......


2011-04-28 网友 发表: 于 04-28 09:14说到
     “想让孩子上清华么?”对这句话我是有些微词的,甚至在内心深处有些排斥。我与王总打过几次交道,听过他的激情演讲,也感受到了他对幼教事业的执着追求;他这一路走来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或者说不容易,后来获得的成功,我有些了解,故对他本人我十分敬重。出于这份敬重,我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了好几遍《从幼儿园到清华园》这本书,有了些自己的感想,借着这个平台,一吐为快。一家之言,还请包容。

     

“我们都希望孩子成才,只是‘成才’一说太泛泛,大家头脑里没有图像。如果我们把考上清华作为阶段性成功的一个标志的话,岂不表述更形象,也更方便?”“在我这本书里,清华其实是一个符号,一个孩子成才的符号。”前言里寥寥几句朴素的语言,把我心里起初的那份疑虑和排斥顷刻瓦解。文如其人,透过这两句话,我又看到了我印象中的王总,这才是真实的王总,朴实、不矫情,说的话是真话,干的事是实事。

        王总毕业于清华,对清华有着一份赤子般的情怀,在第一部分的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他对清华的依依眷恋和深深热爱。可以感觉到,他是从中受益了的。从安徽的一个小山村走到北京,再到今天红缨集团的领头人,清华给予他的滋养厚重而深远。尽管他拿了清华的建筑和中文双学位,但对房子怎么盖、文章怎么写只字不提,而是浓墨重彩地告诉读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爱国奉献、追求卓越”……觉得有些空洞?我倒觉得这正是王总的高明之处,他告诉我的是“道”,而非“术”。我们缺的不是吃,不是穿,而是精神的营养——无数的智者和贤人已用时间证明成就了他们的精神给养。当然,或许只有王总自己,还有和他有同样经历的人,才能切身感悟到这些才是人一生之所以能幸福和成功的扎实根基。

        大家都知道但似乎又都已经遗忘,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育人。这个环境既包括人文的——如刚才所提经过历史沉淀的精神给养,也包括让人目明心亮的绿树流水。跳开环境来说怎么教孩子,力尽而难达也就再平常不过了,难怪乎这么多的家长看了这么多所谓的宝典、招数,依然束手无策,孰不知,不提环境的育人之术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在我看来,清华,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标志,更是良好育人环境的标志。环境,小到家庭,中到幼儿园、学校,大到社会,就从身边做起吧,比如咱们温馨的家。
 第二部分的“给力幼教”,锁定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和智力开发三方面进行阐释,分家长之忧,解家长之惑。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以此逆推,第三部分如此大篇幅地对思维方式进行阐释就不足为奇了。“站在未来,安排现在”,以目标为导向及“凡事预则立”的理念对行事效率的提高及促成结果的达成,我想每个人对之都有深切体会。再加上“我相信,我看见”的坚定信念,“聚焦才会赢”的专注纯粹,“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自信自尊,“方法总比问题多”的豁达执着,说不可能不成功有些绝对,但是说会离成功越来越近,一点都不为过。尽管这是个“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甚至连基本的信任都在逐步沦丧的时代,可是此刻,我选择相信,因为只有相信美好和希望,才能看见美好与希望,正如书中所言“我相信,我看见”。

        读罢王总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没有“位卑未敢忘国忧”的使命感,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思考怎能如此透彻,言辞怎能如此恳切?立意高远而又言之凿凿。“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最后的归宿”,让我瞬间把心头所有的纠结与烦恼抛在了脑后。“因为口才,所以魅力”,原来拥有口才有如此风景!最让我耳目一新的就是王总对“相似论”的阐述,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看尽天下万物,众览世间百态,唯有“相似”一以贯之,让人豁然开朗。

         让我体会最深的是书中更多地在传达着、期望着家长的改变,与一般意义上“家庭教育”的书有所区别。琢磨了一番,这么写还是颇有道理的。只让孩子学习,父母“袖手旁观”,我想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书中所言“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大道至简。无论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还是行为特点,有了父母的改变,才有孩子的改变,身教重于言传。父母就是孩子身边的榜样。王总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他从他的榜样——父母及无数的清华人身上汲取到了力量。

       “如果父母能懂得一个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是哪些关键素质在起作用,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能配合学校给到孩子这些关键素质,那孩子上不上清华,其实已无足轻重。”读到书的末尾,看到这句话,内心涌动一股暖流。从父母自身做起,教孩子做人——做一个有自己想法、知道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一生都快乐和幸福的人,我想这才是王总这本书真正要表达的。

        再说说阅读的感受吧。似乎王总就坐在我的对面,朴素、真实,但是又热情地娓娓道来,解答着我的一个有一个疑问。偶尔一句“凌厉”的反问,让我不禁沉思,便有了这些文字。

        一番感慨,有些啰嗦,权且当做抛砖引玉。


支持[793] 反对[3] 引用

很想看看,感觉不错!......


2011-04-28 网友 发表: 于 04-28 08:35说到
很想看看,感觉不错!

支持[20] 反对[11] 引用

我也感觉这本书不错,买一本看看也很好......


2011-04-27 网友 发表: 于 04-27 22:05说到
我也感觉这本书不错,买一本看看也很好~

支持[18] 反对[10] 引用

很想现在就看看这本书!希望我儿子也能......


2011-04-27 网友 发表: 于 04-27 21:25说到
很想现在就看看这本书!希望我儿子也能进清华!

支持[18] 反对[10] 引用

期待,发布会以后一定多买......


2011-04-27 河南安阳内黄县冠 发表: 于 04-27 12:29说到
期待,发布会以后一定多买

支持[18] 反对[10] 引用

很好,很期待,4月底要买,没有,唉,只......


2011-04-27 河南安阳内黄县冠 发表: 于 04-27 12:28说到
很好,很期待,4月底要买,没有,唉,只好等到5月4号发布会以后

支持[18] 反对[10] 引用

希望王老师能送给我一本,如果不能送,......


2011-04-27 网友 发表: 于 04-27 11:05说到
希望王老师能送给我一本,如果不能送,我就去买吧,哈哈!

支持[18] 反对[10] 引用

感觉真的很不错,很想购买。。......


2011-04-26 网友 发表: 于 04-26 22:41说到
感觉真的很不错,很想购买。。

看到王红兵老师出新书了,心里很期待看......


2011-04-26 网友 发表: 于 04-26 21:48说到
看到王红兵老师出新书了,心里很期待看到!

教育孩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因为它......


2011-04-26 bxf120 发表: 于 04-26 15:59说到
教育孩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因为它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所以任何一个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钻研这一学问,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从幼儿园到清华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看到内容提示,觉得不过瘾,就去买回来......


2011-04-20 网友 发表: 于 04-20 18:45说到
看到内容提示,觉得不过瘾,就去买回来看,不错,很好的书。“我相信,我看见”那一章对我触动很大,有一颗坚强的心及坚定的信念真的对目标实现意义非凡。

虽然没有孩子,还是可以先学习的。......


2011-04-20 网友 发表: 于 04-20 18:44说到
虽然没有孩子,还是可以先学习的。

新进购买了王红兵老师的这本书《从幼儿......


2011-04-20 网友 发表: 于 04-20 18:44说到
新进购买了王红兵老师的这本书《从幼儿园到清华园》。看后,深感教育孩子更有信心了,也更有方法了。
个人以为,教育孩子,看这本基本就差不多了,如果严格按照去做,至少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 
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在20年后成长为最棒的!

支持[10] 反对[102] 引用
共 2 页/24条记录 首页 1 2 下页 末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匿名评论 验证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环洋大厦2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58851550 传真:010-58851526 Email:web#hoing.net

北京红缨教育集团 Copyring 2011 Hoi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