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赏识每一个教师
时间:2018-07-02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幼儿园里孩子吵架,一定要找到老师“评评理”,因为老师是孩子心中的“权威”;同样的,两位老师有矛盾,也一定要找到园长“评评理”,因为园长是老师心中的“权威”。
所以,园长对老师的态度决定了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作为园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赏识每一位教师,发现他们各自的长处与不足,这是构建幼儿园团队的基础。
那具体应该如何做,才能赏识每一位幼师,建设好幼儿园团队呢?下面我们来分点描述:
多一点人文关怀
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巨大的,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工作负担: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比赛。
2)生活负担:工作时间长、空闲时间的额外工作多、工资待遇低。
3)身心负担:慢性咽炎、声带小结、长期睡眠不足及年轻教师面对家长时经验不足产生的紧张、压力。
为此,园长要体现出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
1)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折腾”:园所内的事务按照优先级排序,重要的事情重点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尽量去掉。
2)为幼儿教师举办丰富多彩的园内外活动:女性团队可以经常开发一些符合女性心理和审美特点的团建活动,有益放松。比如户外扩展,插花学习,团体操等。
施行更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前面说到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但其实他们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工作。同为社会人,来自家庭、婚姻的压力也同样影响着幼儿教师。尽管这些压力不是幼儿园直接造成的,但确实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影响。为此,园长要施行更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所谓的人性化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关注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帮助教师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比如,城市中交通常常堵塞,难免会因此迟到,可以适当放宽上班的时间。类似的制度,还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
学会因材施教
我们当然都希望团队中的每个老师都是工作踏实、富有创造力的。但人群总是正态分布的,总有积极的教师和懒散的教师,而园长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使得团队整体提高。
1.对踏实、能干的教师,学会呵护他们的事业心
对于这类老师,比较重要的是给机会,让他们能够独立承担一些大活动,年级小课题和创新项目,让他们觉得“有用武之地”;同时要注意帮助他们克服骄傲,培养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带动同事一起进步。
2.对存在问题的教师,学会激励他们的上进心
也会有部分教师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园长不要总是“盯着”他们不好的地方取“指责”,而是多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例如:“小张,你的班级教室收纳做得很棒,可以多多分享给其他老师。”在鼓励的语言下,其他方面也会有进步。
3.对相对中庸的教师,学会调动他们的积极心
这类教师介于上面两者之间,他们的内心都想变得更优秀。因此,我们要提供各类平台让他们学习与思考;给与他们机会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来收获成功。
如某老师虽然带班能力一般,但讲故事讲得很好,就可以让她牵头组建一个小故事小组。这不仅发挥了她的长处,也为她增长了自信,提高综合能力。
关注“远离”你的教师
幼师一定都明白,幼儿园里总有那些默默工作的“实干家”和只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的教师。但令人唏嘘的是,往往是嘴上功夫好的老师更受到园长的喜爱,实干家们甚至会因为“多做多错”而受到不公的指责。
所以作为园长,要学会关注老师们实际的工作,尤其是那些“远离”你,默默工作的老师,不能只通过听来判断老师的工作。
适当关心教师的生活
许多企业奉行将生活与工作隔绝的原则,但这对幼儿园并不适用,因为情感的付出、爱心的倾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特点,园长和教师之间不能是纯粹的工作关系,而应该是有情感交织的。
因此,对于园长而言,适当关心员工的生活也是管理的内容。例如:
为了带孩子看病,金老师私自找同事调了课,这违反了规定。得知此事后,园长先带着礼物去看望了金老师的孩子,金老师得知后也主动找到了园长承认了错误。
不过,如何把握对教师生活关心的尺度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建议:
1)对生活的关注不能超过对工作的关注。
2)注意保持心理距离,避免在工作中失去原则。
3)过分严格只会让老师对你产生戒心。
对男幼师“特别关注”
在幼儿园教师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男幼师,他们对师资队伍进行了补充,帮助幼儿更全面地发展。然而,男幼师的高流失率一直是困扰着许多园长的问题。因此,园长要给男幼师一点“特别关注”:
1)明确招聘男幼师的目的:不是招生亮点、也不是“杂工”,男幼师也是也是专业的幼师,要帮助其职业发展、培养其职业归属感。
2)加大培训:对幼儿进行教育,男幼师必须向女幼师学习细腻、温柔、耐心,这就使得男幼师的成长之路更艰辛。因此,园长应该为男幼师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组织一些针对男幼师的培训活动。
3)为其拓展交际机会:男幼师的工作中接触的几乎都是女性,长期以往性格很容易产生改变,被女幼师“同化”。因此要为其创造走上社会进行交际的机会,如组织男教师交流活动、参加群体性体育锻炼等。
当然,适当提高男幼师的待遇、对给予其平台也是必要的,但要在衡量其实际能力的基础上控制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