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游戏 » 爱上幼儿园的10个游戏
爱上幼儿园的10个游戏
时间:2015-07-0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督培部   点击:

                                 

一、《小火车出发啦》

适合年龄:2岁以上

目的:让宝宝练习排队,知道一个跟着一个走 

玩法:爸爸当火车头,对妈妈和宝宝说:“我的小火车要出发啦,谁来做?”这是妈妈要排在爸爸的身后,宝宝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站在妈妈的后边。等站好后,小火车就可以出发了。边走边说:“一列火车长又长,又运煤又运钢,钻山洞、过大桥,建设祖国运输忙。”小火车可以忽快忽慢,偶然还要大家弯腰钻山洞。

 二、《送玩具回家》

适合年龄:2岁以上 

目的:培养基本的规则意识。

玩法:妈妈为宝宝准备两三个纸盒,纸盒的上面画上书和玩具的图案标志,并告诉宝宝这是书的家,那是玩具的家。当宝宝把这些物品撒满地时,妈妈和宝宝说:“书和玩具都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吧。”边说边和宝宝将物品分类--放回纸盒。 

三、《我的小标记》 

适合年龄:2岁以上 

目的:知道幼儿园里有自己的用具,每个用具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 

玩法:给宝宝准备一些小贴画,最好是卡通的图案,让宝宝自己挑出喜爱的一种,并和宝宝一起描述一下是什么图案。然后妈妈和宝宝一起将选出来的小贴画贴在宝宝固定的小杯子、书、小床和玩具筐上,一边贴一边让宝宝知道,贴上小贴画的就表示“这是宝宝的”。 

四、《喂豆豆》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目的:让宝宝练习使用勺子吃饭,同事也加强宝宝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玩法:妈妈先准备一个饮料瓶,在瓶身上贴出头发、眼睛,然后在瓶身的下半部分挖个洞,当做瓶宝宝的嘴。妈妈可以先和宝宝一起用小勺将碗里的豆子一粒一粒地放进瓶宝宝的嘴里,慢慢地引导宝宝独立完成。

提示:刚开始时选大一些的豆类,这样可以降低游戏的难度;慢慢地过渡到小一些的豆类。 

五、《猜一猜》 

适合年龄:2岁半以上

目的:让宝宝熟悉自己身体的部位名称。 

玩法:妈妈用手拍一拍自己的身体的一个部位,让宝宝说一说这是哪里。当宝宝说完后,妈妈可以边唱边做动作,表示所指出的部位名称。通常可以依次以头、手、脚、肚子、胳膊、腿来参与这个游戏。

六、《自我介绍》 

适合年龄:2岁半以上 

目的:锻炼宝宝见到熟悉的人要问好,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这在幼儿园是免不了的活动项目。

玩法:把小宝宝最喜欢的玩具都请出来,一个个摆在客厅,有小兔、小熊、大老虎、小青蛙,还有小火车,妈妈先向宝宝示范一下,如何将自己介绍给这些在场的小朋友。然后鼓励宝宝也来试一试“大家好,我是谁谁谁”。宝宝开始介绍自己后,妈妈可以充当在场的小朋友,回应宝宝说,“你好,我是小兔尼尼。”

七、《打电话》 

适合年龄:2岁半以上

目的:让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要。 

玩法:准备两个一次性纸杯,在纸杯底部打一个洞,用毛线将两个纸杯连接起来。妈妈和宝宝玩打电话游戏。妈妈问宝宝,在哪里,在做什么?宝宝要小便吗?想吃水果吗?渴不渴?用一些简单的话语询问,启发宝宝大胆主动回答这样的问题。

八、《过家家》

适合年龄:2岁以上

目的:让孩子在有需要的时候大声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玩法:妈妈和宝宝可以玩一些过家家一样的游戏,将过家家的情景放在照顾熊宝宝的情境中来。例如妈妈是熊宝宝,说“我想喝水”“我要尿尿”,宝宝就要照顾这位熊宝宝。玩熟了再将角色调换一下,让宝宝习惯说这些话,熟悉这样的表达。

九、《表情娃娃》

适合年龄:2岁半以上

目的:学习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正确的词汇说明自己的情绪。

玩法:准备几个小塑料瓶,用彩纸剪出不同表情的五官,分别黏贴在瓶子上,做成瓶子娃娃。妈妈说出其中一种表情,让宝宝找出相应的瓶子。或者妈妈抱起一个娃娃,让宝宝判断说出娃娃的表情,并且用动作与言语表达出来“我伤心了”“我高兴”(哭、笑、伤心、高兴)这些情绪。

十、《上幼儿园啦》 

适合年龄:2岁半以上

目的:通过情景游戏,让宝宝体验上幼儿园的生活。

玩法:爸爸扮作小司机说:“小汽车,嘀嘀嘀,我是一个小司机,欢迎宝宝坐上来,我们一起上学去。”边说儿歌边接妈妈和宝宝上幼儿园。小汽车绕了一圈后,爸爸说:“幼儿园到了,请下车。”然后,全家一起唱快乐幼儿园的歌“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又唱歌来又跳舞,幼儿园里真快乐”!

温馨提示:

入园准备,主要集中在提高适应性和生活自理能力两个方面。

1、提高孩子的适应性,具体可以如下操作:

v 调整孩子的日常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每天午睡,尽量让孩子独立入睡。 

v 提前陪孩子参观幼儿园,熟悉那里的环境。

v 提高交往能力。常带孩子接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如去亲戚朋友家玩或邀请亲朋好友来做客。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v 学习独立吃饭。平时在家,尽量鼓励孩子学会用勺子自己盛饭菜独立进餐。

v 会独立上厕所,无论是蹲便还是坐便,先让孩子知道,自己也可以上厕所了。

v 简单穿脱衣裤。生活中,首先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衣服(必要时,在衣服上缝上名字),分清上下、前后、左右。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