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长工作 » 孩子的专注力:除了培养,更需要家长的保护
孩子的专注力:除了培养,更需要家长的保护
时间:2019-06-21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

孩子总是这么拖拉、磨叽;为什么孩子精神很难集中,老爱走神,这些父母的焦虑背后,其实是孩子的专注力问题。孩子的专注力是怎么发展的?又是如何被成人无意中破坏掉的?本期,一起来发现孩子专注力背后的秘密。
★小婴儿也有专注力
注意力在婴儿一出生就产生了,虽然他们容易受到外源性的刺激如声音、颜色、灯光、移动的物体等影响,但孩子们依然可以专注探索某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抠地上的小石头。2岁~3岁是注意力快速发展的时期,虽然时间不长,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他们能在这段时间保持持续专注。3岁的孩子,专注力时间长度约10分钟,到了五六岁,专注力时长渐渐发展为15分钟~20分钟。这也为他们上小学后能够坐着听一节课做准备。6岁~10岁的孩子有了更强的控制干扰的能力,但在“排除干扰”方面,直到15 岁以后才能逐渐接近成人。
★成人的干扰,是破坏专注力的元凶
一般来说,孩子两岁半后就可以主动安静下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孩子在专注时没有被干扰,注意力就会持续一定时间,逐渐养成专注做事的良好习惯。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在安静地玩,就忍不住过去夸奖或提问;或觉得要多陪伴孩子,就插进去一起玩;也有家长一会儿问要不要喝水,一会儿喂水果,一会儿又拉着去厕所。殊不知,孩子尚不成熟的注意力就在这种过分关爱中被破坏了。
★过早的训练,适得其反
在生活中,家长如果过早地使用一些难度较大或简单重复的抽象符号、卡片来训练孩子,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首先,难度太高的任务远远超过孩子的认知能力,难以引起孩子注意的警觉和定向,如果孩子完成不了,反而会挫伤其积极性。而大量重复简单的材料、任务对孩子来说没有挑战性,神经系统频繁加工相同信息时,其反应激活度便会下降,警觉程度下降,不利于其注意力发展。
建议
★这样培养孩子专注力
1、不要打扰。在孩子专心做事时不去打扰他,尊重孩子的独处和安静时间。
2、提供游戏材料给孩子。提供一些注意力训练材料,如连线、迷宫、找不同等,可以每天完成一两个孩子喜欢的纸面游戏。
3、生活中的观察任务。在生活中设置一些生活化、有明确目标的观察任务和练习,也可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如观察两辆车的标志有什么不同,相邻两栋楼有什么区别,在一段音乐中找动物叫声,或听辨音乐的音高、节奏等。
4、有趣的小游戏。比较高级的注意能力(如执行控制),也可以训练。家长可通过一些游戏来训练,如“鼻子跟嘴”游戏——说鼻子的时候指嘴,说嘴的时候指鼻子。要完成这种有冲突的游戏任务,需要孩子高度警觉,对执行控制能力能起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