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并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方法开展家长工作,才能使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幼儿成长。
一、从细处入手,取得家长信任,是开展家长工作的关键
1.家访,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第一步。
新生入园的家访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教师了解孩子的一些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观点、教养态度及对幼儿园的需求等,以便孩子入园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在孩子入园前进行家访,目的是让孩子在入园前认识老师,与老师建立初步的情感,可以减缓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使之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使家长看到教师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感觉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使之产生信任感。
2.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时间,灵活与家长沟通,建立密切的家园关系。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哪怕就一两句话,也会使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关注自己的孩子,也会因满意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3.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赢得家长的信任。
当家长真正从教师言谈举止中感受到喜爱和关心她的孩子时,就自然会产生信任感。只要家长信任老师,家园之间自然就架起了情感桥梁,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二、通过“参与互动”,提高家园共育效果
家长、幼儿、教师是整个幼儿园教育中的三个支点。让家长、幼儿共同参与幼儿园大型活动,是追求家园共育的新模式
1.让家长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注重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探究、共同成长。如: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查阅“主题活动的由来”等教育资料,帮助幼儿了解和感受社会教育资源。不仅能使孩子尝试自我学习的方法,还可以密切亲子关系。
2.让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把家长请进幼儿园,让他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学习、生活活动,发挥来自社会各行业家长的独特作用。家长就从原来幼儿教育的旁观者、被指导者的角色变成了现在幼儿教育的合作者和支持者。
三、围绕孩子发展沟通,做到家园相结合
1.建立家长学校开展育儿咨询活动。
家长学校是家园共育促进课改发展的重要阵地。幼儿园可以采用讲座式、活动式、交流式开展活动,这样效果比较显著。
2.书面联系与电话沟通相结合。
3.抓住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交流,使家长信服。
4.通过主题展板展示教学内容,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认可教师的工作。
5.请家长进课堂当“老师”,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挖掘教育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