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小衔接理念的巧妙方法
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小衔接理念的巧妙方法
时间:2017-04-2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新《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阶段应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变化,更是环境和习惯的改变。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入小学的前期准备。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仅仅靠一两个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教育有机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才能真正拉近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们做好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准备。

  从生活角度切入幼小衔接的课题,首先需要了解幼儿园和小学到底有哪些地方不一样。以下是我在参观过小学之后列举的一些两者之间的不同。

  针对幼儿园与学校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诸多不同,我们将如何缩小幼儿入小学的坡度呢?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又如何结合生活、学习、游戏、运动4个领域来让孩子们做好入小学的准备呢?
 

  一、生活领域

  小学和幼儿园方方面面的不同构成了一日生活的整体差异,孩子们在幼儿园形成的一些习惯可能到小学就要面临调整。借助“模拟小学生”的活动,我们在日常生活制定了以下目标:
 

  通过记录来园时间阳成幼儿按时上学的习惯

  为了让幼儿每天按时来园,减小入小学时的坡度。3个大班都结合认识电子钟、时钟的活动,让幼儿每天来园自己记录来园时间,同时也从不同的纬度出发开展了以下的活动:

  大一班从时间观念角度切入,通过“一日之计在于晨”的主题教导还在懂得惜时;大二班从“像个小学生,上课不迟到”的主题入手,激励孩子们像小学生一样每天不迟到,并通过“五星奖”的评定来鼓励孩子坚持按时来园;大三班则是通过排每天来园的名次激励幼儿早早来园。
 

  通过整理自己的物品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

  整理书包、铅笔盒,准备学习用品、午睡自己叠被子等内容均指向幼儿的自主能力的培养,自由活动小便喝水等习惯的养成能为入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值日生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

  值日生工作是小学生每天的日常工作,小学老师告诉我们,值日生需要擦黑板、排课桌椅、擦讲台等。针对值日生工作,大一班为值日生布置了来园排小椅子、擦桌子等“小学生“要做的值日生工作;大二班规定每天值日生带新闻来介绍、并更新“离园倒计时”牌,培养其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及任务意识。

 

  二、学习领域

  幼儿园在入小学前的学习准备在更大程度上并不是知识上的储备,而是学习习惯上的培养。

  前小学校长的话

  大二班的敏敏奶奶是前重点小学的校长,在面对家长的提问:“是不是幼儿园学的东西越多成绩就越好呢?”她的回答是:“不一定。有一些小朋友学的东西多了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上课就不认真了,那到想听的时候就吃力了,因为他没有听的习惯了。”可见,对于现在这些眼界开阔的聪明孩子来说,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幼小衔接中学习领域的关键。
 

  我们的策略:

  1、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通过重复、补充、质疑等途径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2、对幼儿的坐姿、举手姿势、握笔姿势提出要求;

  3、通过布置“回家作业”来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

  4、通过任务记录的形式来培养幼儿以书面形式记录“作业”的好习惯;

  5、保证集体学习活动的时间,一个活动控制在30分钟左右,让孩子们在心理上和时间观念上都有较好的保证;

  6、创设模拟小学课堂以加快幼儿入学适应的步伐。
 

  三、游戏领域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幼儿园与小学的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没有了固定的游戏时间。很多孩子会不适应小学生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小学不能带玩具,就没有了玩的时间。而事实上,如果利用好课间休息的时间,你会发现其实下课10分钟也可以是快乐而充实的。
 

  孩子们的问题

  在去小学参观前,就有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哥哥姐姐们下课的时候都干什么呢?”成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喝喝水等,但孩子们又问了:“那哥哥姐姐们都玩些什么呢?” 于是便有了我们以下的举措:
 

  让孩子会学,也要让孩子会玩

  结合小学的实地考察、记录,我们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很多符合孩子兴趣,又适合在课间开展的健康的活动。如今,奥特曼和陀螺渐渐失宠,取而代之的材料简单的合作性游戏,他们已经将对“物”的需求转移到了对“人”的互动上,有效地缓解了幼儿入小学后的不适应。瞧!他们有的下棋、有的跳橡皮筋、有的跳绑绑、有的画画折纸、有的看书、还有的玩徒手游戏……这些游戏的推进不但让孩子们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可见活动方式,同时这些“大孩子的游戏”也让孩子们对小学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社会化的发展。

 

  四、运动领域

  体能上的准备

  小学高强度的学习生活需要孩子们健康的身体作保证,所以,加强体育锻炼的强度也是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毽子、短绳、长绳、橡皮筋等轻器械的投放也有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体育在技能上的要求。
 

  意志品质的准备

  人的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通过竞赛型体育活动,我们还希望激发幼儿积极进取、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培养其坚持到底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孩子终身受益。

  “生活即教育”,教育是需要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捕捉教育灵感、在教育中培养生活习惯,大班的老师们在不断的探索尝试中为幼儿铺砌走向小学的阶梯。以上只是我们已经在实践的内容,也希望老师们能将你们的心得与我们分享,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幼小衔接的道路上走得更平坦。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