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导入数学活动的方法
导入数学活动的方法
时间:2017-02-2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放在老师的教学中同样受用。试想,一节课的开始部分就无法吸引住孩子,让孩子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那么接下来的教学设计再精彩也是枉然。可见,对于上好一节课来说,导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我们每位老师在备课时都要精心构思出能很快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导入内容,从而使他们注意力集中,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愿望从心底强烈迸出。
 
       1.从生活经验引发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因此,要注意数学教学活动须建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注意把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有效地调动起来,使新学旧知有效衔接,让幼儿顺利地打开思维之门。
       比如在学习二等分时,可先让幼儿思考,生活中你在分哪些东西时往往是等分成两份呢?幼儿会想出多种等分成两份的东西,有的可能是分西瓜,有的可以是分蛋糕,有的可能是分饼干……将这些东西等分成两份时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采用问题设疑的方法进行导入,幼儿会出现疑问,进而进行积极的思考,顺利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
 
       2.给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也非常期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同伴和成人的认可,利用幼儿的这种学习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适当的任务,以适度的难题激发幼儿大胆实践,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尽快地进入学习活动。
       例如在进行“5的分合”时,可以在活动前给幼儿提出一个挑战性的任务:用什么办法可以把5的的所有分法都记录下来呢?看看谁能发现这个好办法?这样,幼儿带着任务进行探究活动,会更积极认真地进行思考,努力展开探究活动。
 
       3.巧妙运用生活情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在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数学学习活动。如在学习数的加减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商店的情境,吸引幼儿进入有趣的加减游戏;也可以把数学内容编成有趣的故事,通过语言的渲染,使幼儿愉快地进入情境。
       如在学习5的加减时,教师以小故事导入:“小白兔从野外采来5个萝卜,被猪小弟看到了,猪小弟想和小兔开个玩笑,就偷偷地藏起几个萝卜,小兔回家一看,只剩下2个萝卜,那么小猪藏起了几个萝卜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展开积极的思考,能很快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学习兴趣。
 
       4.动手实践发现问题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数学是幼儿在自己的动作中获得的。因此,可以直接让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通过在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等多种操作中发现问题,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学习愿望。
       例如在教学“等分”时,可以先要求幼儿把4根小棒分成两份,看看有几种分法,当幼儿分出1和3,2和2,3和1时,请幼儿比较哪种分法两边一样多,由此引导幼儿了解“等分”的意义。
 
       5.积极运用游戏
       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做多种新颖有趣的游戏导入学习内容。
       如开展小组游艺活动的形式,采取体育游戏的形式,都可以让幼儿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总之,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但目标却是一致的。通过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进入愉快的数学学习活动。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