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好的习惯养成不易,但受益终身,这里收藏了60个幼师好习惯,希望老师们有所借鉴。
1.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读书,是幼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2.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但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将与你无缘。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做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停的储蓄健康,为自己的健康体魄和幸福买单,为自己的健康体魄和幸福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给自己一个美丽的明天。
3. 为生活创造快乐
幼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释放各种压力,不能因为工作的琐碎而缺少成就感,从而丧失进取的动力,产生职业倦怠。教师应懂得寻找生活乐趣,要有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发展。
4. 认识你自已
幼师要善于用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心态越好,越能奋进;如果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不仅不会长进,而且会失去人生的追求。
5.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幼师就像根始终紧绷的弦,在超负荷地工作,这使教师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碍。需要教师会自我放松,缓和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
6. 教师应该有“静”功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你的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静心做好这些小事,就是幼师师的奉献。
7. 管理好你的时间
幼师的工作十分烦琐,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教师就很难在烦琐的工作中从容应对各种困难。
8. 发现别人的优点
人如果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就会产生一种优越的心理,自我感觉良好,如此才是危险的。
9.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个人只有大方而热情地帮助和关怀他人,他人才会给你以帮助。
10. 从小事做起
幼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从一件件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种视善小而不为,认为做善小之事属于“表面化”与“低层次”的眼高手低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11. 有颗感恩的心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12. 今日事今日毕
“今天能做完的事,决不拖到明天”(著名数学, 家苏步青)。历来的优秀幼师,无一不是充分利用时间工作的。
13. 家庭和工作一样重要
适当地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与家人同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使家庭和睦,对幼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家庭幸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有自己的精神空间
幼师本来就是“智者”,智者就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