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好的习惯养成不易,但受益终身,这里收藏了60个幼师好习惯,希望老师们有所借鉴。
1. 创新,教出个性
创新,就是发现自己、培养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师,在教学上要大胆尝试和创新,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
2. 坚持个性化备课
一堂精彩的课,其功夫在备课。即使是现成的教案,也要经过自己的打磨,融汇于心,形成富有个性的精彩课程。
3. 养成“问课”的习惯
“问”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一种回顾。“问课”,充分体现了教师敢于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4. 拥有革新的勇气
幼师也有“师傅”,在教学的传承中,要有革新的勇气,让对孩子的教育处于不断更新之中,与时俱进,用自我探索和思考,树立起教学的威信。
5. 重视目标性教学
以“玩”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和课堂,也具有重要而丰富的培养目标,成功的教学方法不止一种,但所有的良好的教学均是具有目标性的。
6. 细化你的教学
精心设置每个环节,关注细节上孩子的发展变化,促进教学走向合理化、智慧化、精致化。
7. 面带微笑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孩子是一面镜子,幼师,更要发挥微笑的魅力,特别是面对孩子的时候。
8. 上课要有激情
有激情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孩子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9. 教学多预设些“问题”
幼师在教学上那个要多预设些“问题”情境,通过提问的方式获取孩子的回馈,发展孩子的思维。
10. 不当众批评孩子
幼师在影响孩子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11. 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
给孩子每天不一样的幼儿园,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学习需要创新、活动需要创新,用创新给幼儿园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