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好的习惯养成不易,但受益终身,这里收藏了60个幼师好习惯,希望老师们有所借鉴。
1. 精神饱满地投入每一天
新时代的幼师应当崇尚美,力求教育智慧的优化,教育人格的丰满,努力完善自身的精神面貌,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2. 学会倾听自己
作为幼师,学会倾听自己,就学会了自我反思,自己与自己心灵的沟通,自己也就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
生气时,要学会制怒,忧虑痛苦时,要学会化解,失败时,要学会积极地自我鼓励,使自己倍增勇气。倾听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养成这个好习惯,你将终生受益。
3. 善于发现自己
发现自己,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行,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更是认识自我,发挥潜能的能力。
4. 着装要有时代感
对幼师而言,服装更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无声语言,得体的着装可帮助教师建立美好的形象。
5. 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做为一名幼师,也要有自己的特色,闪耀着灿烂人性的特色,就是教师的品位。一个教师有了这独具的、高雅的品位,就会使其教育教学洋溢着风采,充满着生机。
6. 语言要有亲和力
“幼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在活动中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是孩子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孩子的理解和宽容。
7. 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幼师的基本能力,观察力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教师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8. 学会倾听
一个幼师能否有效倾听孩子的言语,不仅对师生间的沟通,甚至对于孩子潜能的开发、良好生活气氛的创造,都有着重要意义。
9.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幼师的率先垂范,比任何说教都来的实效。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样无声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有效教育。
10. 遇事少抱怨
抱怨是一种很负能量的行为,抱怨只会让人过过嘴瘾,给自己的平庸找一个外界因素作为借口,并不会改变你的处境。所以请不要抱怨,并远离爱抱怨的人。如果不满意现状,就努力改进。
11. 敢于认错是一种美德
“如果犯了错误,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认错、道歉,错误也就成了一种教育资源”。
12. 切忌,要遵守承诺
给孩子许诺一定要兑现,让孩子有信任感,有了信任感,才有亲和力和凝聚力。
13. 注重自己的仪表美
幼师的仪表不仅在于她的容貌、衣着。还表现在她的举止、谈吐、态度上,这些能够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思想、品德及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