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孩子的健康不单是不发病,而且还要有一个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超量饮食营养过剩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营养过剩的情况非常普遍,原因就在于家长缺乏科学的饮食观念,认为大鱼大肉就是营养、昂贵或进口食品营养更丰富、保健品能代替所有营养、孩子喜欢吃什么就给买什么等。很多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经常吃零食、冷饮,使得孩子一方面营养过剩,一方面又缺乏必要的蛋白质、钙、锌、铁等微量营养素,虽然胖却营养不良,活动受限,行动迟缓,导致学习、生活自信心下降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降低。
过分呵护心灵受伤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矛盾的,一边强调要让孩子多锻炼,另一方面又过分呵护。曾经有个幼儿园园长说,经常有家长说,孩子不听话您就打,不过他长这么大从来没有摔过跟头,您可别让他磕了碰了。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摔过跟头对他来说是很大的失误,有了摔倒自己爬起来的经验才能不断成长,这是一个心理经历挫折的过程。现在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尤其是受挫能力差引起的抑郁、自卑、自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家长过度呵护引起的。
重智轻体丧失能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刚入幼儿园就询问孩子学什么知识、上什么艺术班、能不能留作业。对此,有儿科医生这样说,现在家长对孩子的保护确实有些过度,只在乎他的学习成绩怎样,关心的都是吃了什么、有没有好好听讲、学了什么新知识,却很少关注孩子户外锻炼、性格是否活泼开朗。有的家长甚至代替孩子做一切劳动,如洗衣服、叠被子等都不让孩子伸手,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家长这样做无疑是在剥夺孩子的成长锻炼机会。让孩子变得娇生惯养,长大后没有任何社会适应能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