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30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文:米乐妈妈
昨天带着小米乐到超市去玩,坐在长凳子上等超市免费小火车时,旁边正好有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
大的是姐姐,估计上小学;小的是弟弟,不到两岁。两个孩子一人拿着一个小蛋糕在吃。
女孩子坐在长凳上很乖地用勺子在吃蛋糕。那个小男孩却非常淘气,因为还不能熟练地用勺子吃蛋糕,就一会儿用勺子一会儿用小手抓。手上、脸上、衣服上、长凳上……弄得到处都是蛋糕碎末。
那个妈妈明显有些不耐烦,一边大声训斥那个小男孩,“你看你,都弄得到处都是。再把衣服弄脏,就不让你吃了。”然后试图从男孩子手中抢过蛋糕,喂他吃,应该是想着这样就不会把衣服弄脏了。
看着这个熟悉的场景,我想起了小米乐一周岁时开始学习吃饭时的情景。
1
小米乐快一周岁时,喂她吃饭时她就要抢勺子,非要自己吃,还一边说“米乐吃,自己吃”。
拿到勺子后,小米乐特别开心,学着我们的样子开始自己用勺子盛米饭,一次两次三次,有时甚至五六次,才能盛到一点点米饭,然后小心翼翼地送到自己嘴里。
当小米乐把米饭洒得到处都是时,我一直在鼓励她、夸赞她,“米乐宝儿好棒,加油,都会自己吃饭了。”然后,小米乐就更有兴致自己学习吃饭了,很快就能熟练吃饭了。
但是,小米乐吃饭的过程也并不一直顺利。
记得有一次,她尝试用勺子盛米饭时,用的力气太大,米饭一下子飞了出来,刚好掉在坐在她对面的我的脸上。
小米乐感觉自己闯祸了,一下子愣住了,不知所措。这时,我哈哈哈大笑起来,对小米乐说,“没关系,没关系,米饭这么淘气,都飞到妈妈脸上来了。”
小米乐看到我笑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所以,小米乐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比如出门穿鞋一两次没穿上,搭积木时三四次还没搭好,回力小鸭五六次还不会按下去等等,都不太会轻易放弃或者一不如意就发火。
而是会学着我安慰她的样子,自己安慰自己说“没关系,没关系”,然后一直努力尝试,直到掌握一项新的技能。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真的从内心深处觉得小孩子真的是太棒了,特别了不起。
不仅能够不知不觉学会翻身,不知不觉学会走路,不知不觉学会说话,不知不觉学会吃饭。同时,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对一件事物的专注能力。
作为父母的我们,只需要情绪稳定,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全和合适的环境,孩子就会自己学着成长,会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就像开头的那个自己动手吃蛋糕小男孩的妈妈,应该在孩子没有触碰到底线之前,尽量给孩子自己尝试的自由,而不是限制孩子去尝试新的事物。
衣服如果弄脏了,洗洗就干净了。但如果因为孩子学吃东西弄得到处都是,影响了自己美丽的心情;如果父母因为这种小事而对孩子发火动怒,限制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渴望和脚步,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日本育儿教父汐见稔幸把这种行为,也就是在对待孩子时失去冷静和理智的行为,称之为“失去耐性、气急败坏的动怒”,简称“失控发怒”。其实也就是在面对孩子一些看似不乖不听话的行为时,失去耐心而发火的行为。
2
其实作为父母,不管做得再好,都会在育儿的过程中内心有或多或少的压力。特别是中国的父母,更容易在不经意间去跟别的孩子对比,然后产生没有必要的焦虑。
比如孩子到一周岁了还不会说话走路,父母看着别的小朋友能走会说就有些着急。还有孩子偶尔发烧感冒,作为新手父母也会不知所措,特别焦虑。
而失控发怒,在日常生活中就更加常见了。
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曾经看到过孩子不听话父母发火动怒,有些可能还有童年时被自己父母训斥的经历。
就像前两天看到一个全职宝妈的朋友圈,“一人生病,全家别睡,连续三天没有睡觉,真的吃不消了。今天又对老公发火了,想想并不是老公的错,也许是我压力太大了。”
不用问,这一人肯定是她的孩子。而又对老公发火,就是被孩子生病或其他育儿事情所影响而太过情绪化了,缺乏足够的耐心了。
而之前的朋友圈中,她也经常发她女儿调皮捣蛋时,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是对女儿发火之后,事后却又无比懊悔。
在职场中有句话叫“日清日毕”,其实在育儿过程中,对待出现的烦恼和问题也应该一天结束时完全清理掉。
这样,我们才能尽量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才能更好应对育儿这件事情,也才有更多可能享受育儿所带来的的乐趣。
3
那我们如何才能简单务实地育儿,避免失控发怒呢?
日本育儿教父汐见稔幸在《不吼不叫教孩子:不发火的育儿法》一书中给出了3个妙招:
妙招1、将对孩子的管教降到最低限度
有些父母不懂得与孩子如何相处,连基本的交流都无法进行,这样就会在育儿的过程中平添很多烦恼。
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其实并没有现在这么多讲究。就比如我,从小姐妹四个,爸爸妈妈忙于赚,钱养家,基本没什么时间管我。
从小,我就跟在姐姐后面;后来长大了,开始跟同龄小朋友玩。有时去别的小朋友家玩,天黑了没回去,妈妈才会扯着嗓子叫我回家吃饭。
而现在因为时代不一样了,一家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家庭条件也好起来了。
年轻的父母,对科学育儿越来越重视了,也会花很多心思在育儿这件事情上,但是简单务实育儿却被遗忘了。
其实任何时代都一样,育儿的基本原则都是相通的。我们只需要坚守基本原则,其它的可以不用太过在意。
书中提到最基本的原则是,“在孩子满两岁之前要无条件地爱他。”在孩子两周岁之后,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这时,父母就要去培养孩子的“基本信任感”和“自我成就感”。
在孩子三岁时,管教时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四岁时,开始真正的管教。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同时在不同的时期,把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孩子,这样就可以了。
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不要太多追求完美。
现在有很多父母送孩子去早教班,学习这个学习那个。我个人是不太赞同的,孩子快乐无忧的童年也就这几年,还是让其自由成长比较好。
当我们把孩子的管教降到最低限度时,其实也是在放过父母自己。
给孩子成长的自由,也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
妙招2、培养身体,而非头脑和心灵
养孩子,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成长。
育孩子,则主要是头脑和心灵的成长。
现在的观念是养孩子容易,育孩子难。特别是跟别的优秀孩子对比时,显得更难。
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身体、头脑和心灵,三者的正确顺序一定不能乱。不要当孩子才刚一两岁,就想着我要培养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头脑很重要,家长需要用心去做,不能一蹴而就。而心灵是没有办法去培养,只能靠孩子自己去感知世界,自己去成长。
唯独身体,作为父母我们比较容易把控,比如让孩子多去学习不同的东西,感知大自然的神奇等。不要让孩子只生活在精美的绘本故事中,而应该去真实的场景中感受鲜活的人和物。
身体、头脑和心灵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要从身体开始,充实孩子的头脑,丰富孩子的心灵。多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多给孩子尽情玩耍的时间,这样其实就可以了。
妙招3、关注孩子的“横向成长”
简单务实育儿的第三条是,不要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
其中根据书中解释,纵向成长主要是指做到了以前不会做的事情,而横向成长指的是学会一项技能后,一遍遍去反复做。
就像小米乐刚学会走楼梯台阶时,一遍又一遍,特别开心。有时宝爸和我都累了,试图劝说小米乐回家,结果小米乐还想一直说“还要,还要”,然后又走一遍。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任何人其实都是如此。当好不容易学会了一项新的本领或技能之后,会想要不断展现给别人看。
而孩子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先是看着大人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有一天,自己也学会了,就会非常高兴,想要被大人关注和表扬,想要不断重复去做。
作为家长,我们尽量不要去限制孩子,而应该去给孩子创造一个尽情施展自己新本领的环境。这样,孩子才能在不断重复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
失控发怒,其实很多都是内心积累了育儿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当我们能够把以上3点灵活应用到育儿过程中时,从改变自己成为不一样的父母开始。
和孩子一起成长,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失控发怒就能从根源上消除,而我们也能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