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1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很多家长会羡慕别人,有个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孩子自己吃饭,洗衣服,还有些孩子还能给家长做个饭!
那么到底有什么好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1
首先家长要有自理意识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每个父母恨不能把天下所有好的都给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不能溺爱自己的孩子,过度的保护孩子不仅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还有可能害了自己的孩子。
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的意识,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一个宝妈培养孩子很有自己的方法,她家宝贝小小年纪,不仅自己会刷牙洗脸,还会洗衣服做饭!她说:“你们只看到了我孩子的自理能力,却没看到我在培养孩子时付出的心力劳力!”
“孩子刚开始学习吃饭的时候,不仅弄的一个桌子上,地上都是饭菜,还吃了一脸都是!我不仅要给孩子洗脸,换衣服,还要在孩子吃完饭之后,收拾桌子,拖地!”
其实孩子吃饭这件事,很多的妈妈都是喂孩子吃饭,因为喂孩子吃饭不会吃的一桌子,一地上都是饭菜!家长就不用去擦桌子扫地,费心费力!
因此很多的宝妈看到自己的孩子“笨手笨脚”的样子,就忍不住直接上手,帮助孩子完成了!
要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父母就要学会“袖手旁观”,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向大人求助后,父母去帮孩子之前,请一定要考虑好孩子是怕麻烦还是真的需要帮助。
2
让孩子学做家务
家长在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时候,不仅要训练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还要训练孩子学习做家务。
如训练孩子自己做早点,洗袜子,买东西等。家长在让孩子做家务时要有耐心,如果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父母应该多多鼓励,而不是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有个宝妈看到孩子洗衣服的时候,弄到家里到处都是水,而且孩子衣服也被弄湿了,就很生气,从孩子手中抢下衣服,不让孩子继续洗衣服了!家长的这种做法就严重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如果再让孩子做这件事,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而拒绝做这件事!
家长在让孩子做家务时,可以给孩子们讲述,让孩子们做家务的意义,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勤劳、刚强、负责任的优良的心理品质,还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3
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
培养2-3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
2-3岁的幼儿就是要学会独立用勺吃饭,拿杯子喝水,会洗手,会穿脱简单的衣裤等。然而刚开始时孩子不会穿衣服,袖子伸不进,钮扣,扣不好,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动作要慢下来,让孩子可以慢慢学习,父母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自己去学习!
不要看到孩子扣不好纽扣,就自己上手帮助孩子!父母要给予孩子学习的支持!
4
以鼓励、肯定为主
获得成功的愉快感能很好地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家长的鼓励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但当幼儿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鼓励孩子持续进步,以免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道路上,可能存在困难,但是等到孩子真的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于家长而言,既是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更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