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16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文|好孕姐
昨天看电视剧的时候,刷到一个片段。父母看着眼前戴着耳钉、头发五颜六色的儿子说道:在你小时候我就看出来你长大不是个正经人,看你现在的穿着打扮,妥妥的社会青年。儿子自顾自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无动于衷。小小的一个片段,就扎痛我的心。
因为在我时候,我的父母也说过类似的话,那个时候我特别调皮,不爱去上课。父母就说:你看你就不是读书的料,长大之后只能种地。关于父母,他们都特别喜欢根据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去判定孩子长大后的人生。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孩子贴上标签,试图定义他以后的人生。
体现在孩子身上的“标签”
但是这种标签也往往是有用的,比如说一个孩子笨,不聪明,那渐渐的就会发现,这个孩子的行为举止,都透露着笨。其实,不是孩子笨,而是在父母的潜意识里就早早的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在这个潜意识的影响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围绕笨展开的。因为一旦观念先入为主,就会形成固定化的思维。
就像有的父母觉得自家孩子哪里不好不好的,慢慢的就会发现,孩子这里确实不好。其实,一旦父母形成这样的想法,就会无意识的促使孩子向这个角色转变。就算孩子不是如此,父母的大脑也会自动带入。为啥娃最终会变化父母讨厌的样子?心理学家:源于父母随意贴标签。
标签式效应
标签式效应指的就是,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如果被贴上标签时,那么他就会做出与标签相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贴标签之后引起的,所以也被大家称为“标签式效应”。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个体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
197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汉恩进行了著名的“假病人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教授招募了8个人假扮病人,他们的职业各不相同,有儿科医生、心理学家、研究生、精神病学家、画家、家庭主妇。这几个假病人都告诉精神科的医生说自己有严重的幻听,但除了这个症状,其余一切良好。
结果,他们中间有7个人被诊断为狂躁抑郁症。在被送往精神病院之后,他们都不再假扮,连幻听的情况也没有了。但是,里面的医生和护士都不相信他们,认为他们只是病情加剧了而已。之后,假病人要求出院,但此时医生也不相信,还说他们的病情更加严重了。
总结:一旦医生人员诊断这个人有精神病的行为,就会把这个人的一切行为都看作反常。就像一个孩子被父母贴上笨蛋、坏孩子的标签,那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在他们看到都是差劲的。因为一旦被贴上标签,人们的思想就很难改变。
孩子被贴上“负面标签”,会带来什么危害
01、遇到问题就逃避,变成“鸵鸟性人格”
鸵鸟在遇到天敌的时候,不是想着怎么去逃脱,而是把头埋在土里,去逃避。其实鸵鸟的速度很快,如果全力逃的话,未必会被天敌捉到,但是它没想逃,而是躲起来。觉得只要自己看不到对方,就是安全的。殊不知,只是掩耳盗铃,自己的身子都裸露在外面。
如果孩子被长期贴上负面标签,他会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无用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只是想着去逃避,而不是正面面对。曾看到一个新闻,武汉某女大学生流浪12年。因为当时找工作不顺利,再加上身份证丢了,无颜面对父母,所以就捡垃圾为生,一过就是12年。她的父母为了找她,卖了家里的车和房子,找了数十个城市。
遇到问题就逃避,而不是想着解决。作为父母,我们不可贸然的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否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02、出现自卑情绪,胆小敏感
一旦孩子在心底认同别人给自己贴的标签,就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自卑。不要给孩子贴上聪明或者笨蛋的标签。说孩子聪明的话,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天生就聪明,从而不去努力,就像仲永一样,长大后泯然众人。到最后,优势也会变为孩子的劣势,难免不会产生自卑情绪。
如果给一个孩子贴上笨的标签,那他的行为在别人看来都是蠢的,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敏感、自卑,就会从心底否定自己。
孩子已经被贴上“负面标签”,父母应该怎么做?
01、从心底认同孩子,用语言赞美孩子
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如果之前已经给孩子贴上标签,那现在就要努力的从心里去除标签。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要想着孩子美好的一面,多鼓励和赞美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从心底认同孩子,因为就算说的再好,有时候行为举止也会暴露真实想法。所以一定要从心里去除对孩子的标签,真心的认同孩子,用语言赞美孩子。
02、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
孩子是一边试错一边成长,所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要了解孩子犯错的深层次原因,了解孩子为什么犯错。在了解清楚后,教育孩子。千万不可在没有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就责骂孩子,要不然会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也会造成父母对孩子的误会。
03、教会孩子不要过多在意别人的看法
适当的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会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但是过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会非常心累,而且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会因为自己的改变而改变。
就像前段时间热播的《哪吒》,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人们的成见就像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别想搬动。既然搬不动,那就索性不去在意。就像李靖对哪吒说的一样:别去在意别人的想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给自家孩子贴“负面标签”。再者,就是不让孩子过多的在意别人的想法,只要做自己喜欢的自己,那便是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