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0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娃娃们太调皮、不好带,管理起来有难度怎么办?
科学性、艺术性班级管理5方法,分享给幼儿老师。
01
规则引导法
用规则引导幼儿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的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或确保幼儿自身安全并不危机他人的一种管理方法。
规则是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保教人员、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的关系准则。规则的建立也是确保幼儿常规秩序、常规习惯建立的基础。
规则引导法的操作要领:
1)规则的内容要符合幼儿成长需求,规则明确且易行。
2)要提供给幼儿认识规则、实践学习规则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掌握规则。
3)教师要以身作则,并保持规则的一贯性。
例:
教具使用完毕应放在哪里?
衣服应该如何叠?自己的衣物应该放在哪里?
02
互动指导法
它指幼儿园教师、同伴、环境等相互作用的方法。
运用时要注意:
1)教师对幼儿互动指导的适当性。
2)教师对幼儿互动指导的适时性。
3)教师对幼儿互动指导的适度性。
例:
介入前需要给足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时间,介入不宜过早或过晚,何时介入指导尤为重要。
03
情感沟通法
它是指通过激发师生间或幼儿间及幼儿对环境的情感,以引发或影响幼儿行为的方法。它的基础是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和爱。
情感沟通的主要着眼点:
1)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要观察幼儿的情感表现。
2)教师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情感表达的训练。
3)教师要保持和蔼可亲的个人形象。
例:
让幼儿学会感恩,了解爸爸妈妈的养育不易。
通过孕妈妈体验活动,体验妈妈不易与辛劳,学会感恩。
04
榜样激励法
它是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幼儿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行为,从而达成管理目的的方法。
使用要领:
1)榜样的选择要健康、形象、具体。
2)班级集体中榜样的树立要公正、有权威性。
3)及时对幼儿表现的榜样行为作出反应。
例:
在跨世纪蒙氏混龄教室里,“榜样”常常是小哥哥、小姐姐们,他们会为弟弟妹妹做出示范。
05
目标归纳法
它是指教师以行为结果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的行为方向,规范幼儿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从行为的预期结果出发,引导幼儿自觉识别行为正误是目标指引法的基本特点。
注意点:
1)目标要明确具体。
2)目标要切实可行,要具有吸引力。
3)目标与行为的联系要清晰可见。
4)要注意个人目标和团体目标,并注意将这两类目标相结合。
例:
幼儿园运动会上,各个小组目标明确,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幼儿园班级工作管理制度
1、班级成员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创新。
2、师德修养好,与幼儿平等相处,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现象。
3、班级物品严格管理,无损坏,无丢失。
4、活动室,教室窗明地净,物品摆放有序,无卫生死角,玩具摆放位置适中,便于幼儿自由取放。
5、厕所无异味,无污垢,随时保洁地面并保持干燥,防止幼儿滑到。
6、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环境并根据教育需要更新。
7、区角创设有新意,符合幼儿特点,活动区不少于6个,各类区角的材料丰富,并随时补充更新。
8、严把消毒关,有消毒记录,无传染病流行。
9、时刻保障幼儿安全,消除不安全隐患,户外活动时应细心观察照顾幼儿,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10、因人施教,注重个体差异,对特殊幼儿施以特别的关心和教育。
11、幼儿思维活跃,爱学习守纪律,一日常规好,教学目标完成好。
12、按时记录家园联系手册,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情况,每学期至少与家长谈话一次,并做好记录,重点幼儿还应进行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