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20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4岁的娃,为什么会出现自卑的心理
在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卑前,家长还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孩子的自卑心理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一种心理。而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那么经常处于什么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导致自卑呢?
1.常常处于家长的指责和批评中的孩子
像小糖果老师举例子的小男孩一样,因为长期得不到家长的肯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受到家长的指责和批评,那么这无疑对他们幼小的心理会造成一种伤害,也会让他们变得越发的敏感,最终让孩子变成自卑的心理。
在孩子的三观还未形成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一些老套的教育观念并不能帮助孩子的成长,反而会伤害到孩子的内心影响孩子的进步。
2. 家长对孩子自身的期望值较高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心理效应),一些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往往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父母为自己设定的期望,就会让孩子形成自卑的心理。
有人说,好的家长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并能够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将眼光和注意力多放在孩子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上,当注意力发生了转变后,家长就会发现孩子正在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3. 孩子自身的能力比较差
对于一些自身能力条件不是很好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往往不能很出色的完成任务。当他们面对着父母的鼓励和期望时往往会觉得自己很对不起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鼓励,也会形成自卑。
除了以上的三种情况外,当家中的孩子出现了以下的八种特征家长也应要警惕起来,很有可能是孩子正在走向自卑。
小心:这八个特征证明孩子正在走向自卑
1. 过度的敏感
这类孩子有点“玻璃心”只要别人稍微不认可自己的做法,他们就会想东想西。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很“累”,过度敏感也会诱发孩子的自卑心理。
2. 经常拿别人的长处来和自己进行比较
有些孩子很虚心,也懂得欣赏别人,但是如果经常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比较不仅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很大的压力也会诱发孩子的自卑心理。
3.过度的顺从
一味的顺从会导致孩子失去自己的想法和主见。除此之外,如果孩子长期顺从别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
4.爱追求完美
一些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很喜欢追求完美,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对孩做到正确的引导,应该教会适当的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5.有拖延的行为
很多孩子做事前的口头禅是“等一会、我一会去……”,其实这不是拖延症,这些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自卑心理,一些对自己的独立做事感到不自信的孩子们,拖延的背后其实是对自己的做事不自信的表现。
6.孩子对社交媒体感到焦虑
一些孩子不敢社交、畏惧人群,甚至有的时候还很害怕和自己的家人相处。
7. 经常看到别人的“不好”
一些孩子总是喜欢说小朋友的“坏话”,总是在背后说着别人的坏话。这类孩子的内心其实是自卑的,他们在心中希望别人不如自己。
8. 总是想要掩饰自己的缺点
一些比较自卑的孩子,总时想要为自己的缺点找借口找开脱,他们不想着解决只想着掩盖。
如果家中的孩子有自卑的倾向,家长应该怎么做
很多时候当家长发现孩子已经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状况时,孩子可能已经形成自卑的心理了,这个时候家长要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帮助孩子走出自卑的心理。
1. 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降低不代表不要求,树立孩子能够完成的目标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帮助孩子一步步重拾自信。
2. 经常表现对孩子的肯定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优秀的孩子是在鼓励声中长大的。”很多孩子有自卑心理,都是因为他们从小在缺少认同和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因此,家伙在那个还应该对孩子多些赞美,少些责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