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孩子太好动就是“多动症”,你跟孩子多大仇?

时间:2019-09-10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多动是一种医学上的疾病,这个跟很多因素有关。但是不能随意把孩子的动都当成“多动”。有时候宝宝喜欢“动”,或许只是精力释放的一种方式而已。医生表示孩子这个年龄爱动,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担忧。

​​​​​​​

  正确区分“好动”与“多动”

  好动:对自己有一定的规划,会按照自己内心制定的计划行事,不会中途随意中断或者改变;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非常有耐心,可以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在被约束的环境下,孩子能够遵守规则,安静的等待,控制好自己的肢体。

  多动:对任何事情没有明显的兴趣,无论做什么事情,很难从头到尾的坚持下来。在被要求保持安宁的环境下,也很难控制好自己,比如上课时突然走向室外、站起来四下观看。

  如何让“好动”的孩子静下来?

  方法1:找到孩子感兴趣的“静态”

  好动的孩子不同于多动,这类孩子爱疯、爱玩,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却能努力坚持下来。所以父母可以尝试着给好动的娃,培养一些安静的兴趣,如象棋、绘画、书法、乐器等,通过家长的鼓励,让孩子选择一样感兴趣的课程,让孩子尝试安静下来做爱做的事。这样时间久了,孩子可以慢慢地向动静结合迈近了。

  方法2:释放孩子的洪荒之力

  好动的娃多数都属于精力旺盛型的,所以父母要针对行的根据孩子的特点、兴趣,为其量身定做释放“精力”的活动。如孩子喜欢打球,父母可以每天放学后带娃打篮球1-2小时,让孩子的体力多多消耗,这样孩子就没有精力在家里肆意折腾了。若孩子喜欢玩水,那可以考虑给娃报一个常年的游泳训练班, 这样孩子既能好好地玩水,又能释放自己多数的体力。所以根据孩子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释放方式,对那些爱动的娃来说,不失为一种良策。

  方法3:避免孩子出现过度兴奋

  有时候爸妈想给孩子带来一些惊喜,所以对于某些活动会提前保密。但是对于本身就无法让自己安静的娃来说,过度的兴奋,会让孩子变得更为疯狂。所以家有好动的娃,父母要提前给娃“打预防针”,告诉孩子接下来有什么样的活动,自己可能有哪些惊喜,将孩子的兴奋点适当的降低,这样当惊喜来临时,孩子就不会做出过度兴奋的举动了。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