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0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学会向孩子表达你的情绪
我很理解秋的感受,我何尝不是被这种情绪裹挟呢?一边是屡说屡不改的孩子,一边要努力支撑起做一个好妈妈的形象,有时候真的很难做。
其实,做父母不一定非要把自己打造得完美无瑕,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文章写做父母的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能对孩子发火,于是,有些父母就产生了这样的误解,认为当孩子不听话或者做得不好时,要极力地控制自己,不向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愤怒等负面情绪,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
1.掩藏自己的情绪,会让孩子更疏远
小时候,我们几个孩子最怕的人就是爷爷,毫不夸张地说,看到爷爷脸色不好,我们几个孩子大气都不敢喘,以最快的速度逃之夭夭,有时一个星期都不敢进爷爷的房间。爷爷是教师,他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或者打过我们,但我们就是怕得不行。
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来就是爷爷从来不会向我们表达自己的不满,总是一个人生闷气,把所有的话都憋在肚子里,虽然他极力掩饰着,但实际上所有的情绪都写在了他的脸上,这才是我们最怕的,还不如犯了错误被痛快地打一顿,这事就过去了。不打不骂,不喜怒于色,让我们会觉得爷爷好难亲近,所以都会躲着他,没事不敢到他身边去。
家长都喜欢和孩子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关系,希望孩子有什么心里话都和自己讲一讲,殊不知我们掩藏情绪的行为,正在将孩子越推越远,不愿意我们亲近。
2.负面情绪积累得越多,威力越大
负面情绪不是忍一时就能风平浪静的,如果不加以疏导,负面情绪就会越聚越多,如同火山喷发一般,甚至会动手打骂孩子。之后,我们心里又会很愧疚,认为自己做得不好,对不起孩子,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不停地否定自己,让自己烦躁不安,这更加会让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出继续打骂孩子的事情来,从而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要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做了错事,家长生气是很正常的反应,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你这样做,我很失望”“请不要和我说话,我很生气你做了这样的事情”“这也已经是你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了,这让我很恼火”……
我们向孩子表达情绪,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知道我们的心理状态,让他知道父母对他所做事情的态度是什么,另一方面我们向孩子表达情绪,也是在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如何表达情绪。如果父母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往往就会不知所措了。
提醒大家一点,表达情绪要注意方式,不要打骂孩子或者讽刺挖苦孩子,在向孩子表达情绪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比如,你可以说:“你做这件事让我很伤心,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你愿意和我说一说吗?”
3、家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把你气得七荤八素时,你是否也像我的朋友秋一样,在心里默念“亲生的,亲生的”呢?我们认为想想孩子的好或者想想这是亲生孩子,心情就会平复一些,其实这样做会适得其反,因为我们的主观想法与此时的心理状态是不一致的,这往往会让我们更加烦躁。
科学研究发现,人出现愤怒、烦躁等负面情绪时,心率就会变得不规则,从而分泌出压力激素,并给大脑和身体发出危险信号,使人处于防御或者攻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是无法理智下来的,因此,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平静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30秒的深呼吸,当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时,我们的心情就能慢慢平静下来。然后我们在和孩子进行理智的沟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