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幼儿园里,请别用“过度安全”伤害孩子!

时间:2019-08-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夏天的幼儿园里,孩子们穿着短衣短裤/裙在幼儿园肆意玩耍,因裸露在外的肢体没有衣物的保护,更容易发生磕碰、受伤。

  上学前还是白白净净的,放学后就像“上色”了一样,青一块紫一块,家长自然怒火中烧,孩子鞋都没脱就直接扯到园内和老师对质。

  老师道歉也没用,家长怒气未消,有多少次,园长们要被逼着去处理这些事情呢,说不烦恼那是骗人的。

  于是,这位“聪明”园长想出了一套办法来保证安全,最大限度地限制孩子的自由,让孩子没有一丁点儿受伤的机会 。

  “安全在于静止”,这样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不老实”的孩子,具体做法如下:

  上课

  孩子行动都要听老师的指令。你还以为他们都在教室里坐着军训,机械地跟着老师做动作或念句子。

  户外运动

  孩子会被安排户外做一次操,做完操后就不再安排其他户外运动,也严禁孩子自己去户外溜达。

  喝水

  为减少和管理孩子上厕所的时间,并不会让孩子想喝水就喝水,有些孩子渴了也只能忍着。

  你还别说,虽然相比以前少了些活泼和灵气,但在家长看来孩子确实都“听话”了好多。

  过度安全的危害

  牺牲孩子的自由去换取安全,是因为怕担责、担风险,这样做,恰是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自由探索世界的权利。

  这种“过度安全”造成的伤害,远远要比家长们想的要严重:

  1、自闭症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建立友谊的过程大多是通过玩耍进行的。没有充足的玩耍,久而久之,只会一个人闷闷不乐,甚至会产生自闭现象。

  2、体质下降

  0-6岁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通过跑、跳等动作可以促进大肌肉平衡性和协调性的发展,过分安静、乖巧会导致体质逐渐下降 。

  3、意志消沉

  户外活动时,别的孩子在攀爬跑跳,你的孩子却在一旁默默看着,时间久了,内心的躁动得不到释放,心情也会压抑沮丧,意志消沉。

  因为被过度保护,孩子身心发展受到限制,缺乏分析判断、适应环境或躲避危险的能力。

  成长路上的磕绊伤疤,

  又何尝不是孩子的铠甲?

  真正的安全教育,是让孩子拥有处理状况的应变能力。

  幼儿园最应该做的是为孩子创设这样的环境:

  当孩子在木马腿部四个通道玩耍时,他们会知道怎样的绳网是适合他们攀爬的,他们会知道上下通道时应该避让。

  当孩子在沙池玩耍时,他们知道要到达水系可以通过乌篷船,但是如果乌篷船离岸太远,你是上不去的。

  当孩子在UFO的攀爬墙上攀岩,他们会明白只有当脚踩稳、手抓紧,和前面的小朋友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才能不被踩到或滑下去。

  当孩子在玩平衡木、攀爬架时,他们会调动肌肉去适应冒险的路线,他们会知道钻、爬、跑、跳,都是怎样的效果。

  其实,磕碰现象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童年经历,宝宝会在这种经历中吸取经验,迅速成长。

  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也给那些不太“聪明”的园长一些谅解和包容,这才是真正好的安全教育。

  而幼儿园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借助安全排查 ,让每位教职工都参与到园所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中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传反馈、及时处理,为孩子们的人身安全筑起坚固的防护屏障。

  幼儿园的安全隐患得到了监督治理,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玩耍锻炼,既保障了幼儿的人身安全,又能让老师少费心,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上,从而也提升了园所口碑。

  孩子在有安全保障的幼儿园里快乐成长,家长放心,园长省心。 童忆园,时刻关怀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园创造价值!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