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这些事情不能太早让孩子做,拔苗助长危害太大

时间:2019-07-3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家长对他的期望都很高。正是这种期望,让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做什么都快人一步,尽早地展现出优秀的特质。但是,家长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发育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什么事情都越早学会越好。如果家长过于心急,让孩子做这些事情,无异于在拔苗助长,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家长别傻傻不知道。

  过早地学会走路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炫耀,自己的孩子几个月就会走路了。好像孩子早点学会走路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实际上,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走路,跟自身发育有很大关系。走路并不是越早学会就越好。正常孩子是一岁左右学会走路,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孩子学会走路的正常时间范围是8-18个月。但是,如果孩子的身体条件还没不能适应走路,家长一味只看月份,拔苗助长想让孩子尽快学会走路总架着孩子胳膊练习,这些行为就是让孩子过早学走路。

  孩子过早地学会走路的危害:他很有可能会出现下肢畸形、O形腿或者X型腿,这种情况会对他的髋关节造成影响。

  过早地学习如厕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并不会自主排便。家长就需要每天给他穿尿不湿、换尿不湿了。可是,让孩子穿尿不湿不仅费时间,还很费钱,所以有些家长就想能不能让孩子早点学会上厕所呢?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己上厕所,根本原因是他无法控制括约肌,这是生理原因导致的。一般孩子的括约肌到18个月以后,才逐渐成熟。如果在这之前训练孩子如厕,就属于过早地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孩子过早地学习如厕的危害:孩子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排便,训练会给他的心理带来负担,孩子会形成羞耻、焦虑、固执等负面的心理。

  过早地学习写字

  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上心,所以不管孩子年龄是大是小,就教孩子写字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早点学习写字,甚至在为孩子选幼儿园的时候,都会考虑这家幼儿园能不能教孩子写字。但是,写字作为一种比较精细的技能,对孩子来说极为困难,并不是越早学习越好。所以,不少育儿专家建议,孩子在学龄前,也就是五六岁以前不要让他学习写字。

  孩子过早地学习写字的危害:孩子因为手指不能很好地控制笔,所以写出来的字会很难看,容易有挫败感。另外,如果幼儿长时间练习写字,也容易导致手指骨节畸形。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