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案例呈现:
小可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看上去乖巧、活泼,但是小可的父母却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因为她有个不好的习惯:写作业拖拉。在学校里,明明课堂上可以完成的作业,她总是要拖到放学才交到老师手里;在家里,明明半小时内就能完成的回家作业,她1、2个小时都写不完。因为小可写作业时总是东看西看,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玩尺子,经常写了几个字就不停地擦掉重写。各科老师也都反应小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没有认真听讲、认真写作业,一会儿跟同桌讲话,一会儿玩文具做小动作。
小可的妈妈非常关心她学习情况,暑假的时候让村上的大学生给小可补课,发现她的反应很快,但是不专心,写几分钟就起来东看西看,做小动作,或者写了几个字擦了又擦,一个小时也没写几个字。
案例分析:
小可写作业拖拉,可能由以下一些原因引起。
1、注意力不集中
作业本打开放在桌子上,半个小时就写了几个字。孩子一会儿要去上个厕所,一会儿削削铅笔,一会儿又玩玩尺子、玩玩橡皮,做事不能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2、学习有困难
孩子可能对学习没兴趣,或者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导致很多知识没弄懂,所以让她写作业,她就不会写,作业写了擦写了擦。旧知识还没有完全弄懂,加上老师讲的新知识,独立完成作业就比较困难,面对一件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孩子自然选择一拖再拖。
3、故意拖拉逃避
有些孩子还没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幼儿园没有作业,而小学有作业,并且作业量也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同步增多。面对这么多的作业,这些孩子只好选择用磨蹭来逃避。故意做得慢一点再慢一点,那样时间来不及,就可以少做一点。
4、家长总是催促
孩子写作业时,有些父母总是会陪伴在旁边,看到孩子动作慢,或者孩子停下笔,都会立刻“提醒”。总是以命令的口气催促孩子写作业,如“快点写!”“写不完不准玩!”……这样会引起孩子本能地抗拒,从而拒绝执行!
5、家长行为影响
有些父母平时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玩手机,有些父母也会因为疲倦或懒惰而拖延本该完成的工作。这些行为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孩子,非常容易使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拖拖拉拉等不良习惯。
指导建议
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培养孩子做事情的条理性
孩子要写作业了,结果忘了作业是哪些,作业本不见了,橡皮铅笔不知道掉在哪里了,这些东西用到的时候才慌慌忙忙去找,这样就浪费了许多时间。这些小事反应了孩子做事情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让孩子做事有条理,就得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从各方面放手,要让孩子自己学着照顾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整理房间等。
2
给予适当的指导
面对孩子学习能力差、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这些学习上有困难的情况,家长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或者注意观察孩子的作业,看一看具体是哪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好,给予适当的指导。指导并不是简单的直接告知,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探究,启发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
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学习上,当孩子得不到一些正面反馈时,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很笨,并开始消极起来。比如有些孩子写作业特别慢,写的字有一点点不工整,就会马上擦掉重写,有时甚至把本子擦破了,这样写作业花的时间就长了。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孩子学习压力大,心情焦虑,怕出错。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要过多指责,也不要用打骂来纠正,而要用奖励、鼓励的手段进行强化训练来达到目的。比如孩子在家做作业时,如果作业保持清洁,尽量少用橡皮,在一定时间内能迅速准确地写好字,就有一定奖励。
4
变催促为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会选择不断地催促,结果发现越是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作业的质量也不高。这时家长应该变催促为表扬,要留心观察,如果孩子的速度快了,可以马上表扬。给孩子更多的信心,可以做到比以前更好。
5
合理规划时间
父母可以把每天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大概的估计一下,给孩子定下一个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如果提前完成作业,那么余下的时间孩子可以自由支配,允许做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
小可的妈妈在建议指导下,慢慢地纠正了小可写作业拖拉的坏习惯。总之,对孩子写作业拖拉的坏习惯,家长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过急。要注意总结方式方法,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孩子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