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你能和孩子好好说话吗?

时间:2019-07-10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当和孩子说话时,孩子就会运用大量的词,这是增加词汇的好方法哟!而且你和孩子说话时,用的句子通常是比较复杂和难的。这能帮助孩子从对话中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语法的习惯等等,这位孩子的语言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每个家庭中,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从日常的对话中学会语言。大部分的话题都是相似的。家庭对话中包括周围的人,地方,行为,感觉,经验和一些往事和未来。他们会回答孩子的问题然后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应。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时刻鼓励他们并且监督他们的行为,最认为对的时候给出表扬,多的时候给出批评。

  和孩子交谈的关键是什么?

  1.专心于聊天。使用一些日常杂事做话题,比如叠衣服,换尿布后者洗碗。积极地和孩子对话,让他们投入其中。

  2.聆听。当孩子说话时,即使会犯幼稚的错误或者语言混乱,你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在其中补充信息并且鼓励他们说话或者引导分析他们说的是什么。

  3.有亲和力一点。孩子在做事前需要我们指导,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他们做不该做的事时,应该给他们提点建议,但要记住一点哟-----避免消极批评!

  4.给予选择的权利。不管你是要让孩子做什么事,比如捡文具或者用筷子,给他们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你应该用询问的语气说:“你是要筷子还是勺子?”“你是要蓝色的杯子还是绿色的杯子?”

  当然了有些行为也会适得其反。

  误区一:话痨等于好口才

  小孩子总是在神神叨叨的说个不停,有时候会比一言不发更让人受不了。好的口才要知道什么适合该说,什么适合不该说,说多少,而不是“说大话、耍嘴皮子”。能说不一定有用,只有把话说道对方心里“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引起对方情绪上的波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好口才。

  误区二:多读书就是好口才

  多读书确实可以提高思维,对讲话的逻辑能力有帮助。但是不乏肚里有货倒不出来的情况。这是缺少“口”这方面训练和实践的表现。只有一语中的,切中问题的要害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误区三:口才是表演项目

  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有很多机构表面上热热闹闹,给小朋友排练了很多的节目,小朋友在舞台上表演也很好。然而一到现实中,他们仍然不知道跟人交往,讲述能力也很差。很多播音员、主持人只能照着说,不会即兴表达,也不会现场采访报道。中国传媒大学有个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原来只有播音系、现在又增加了一个系,叫口语传播系。就是针对这个现实提出的一个改革尝试。

  误区四:练口才不需要培训

  中国有着“沉默是金”的潜意识思想,不愿意去抓住一切机会讲话。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播音主持类专业除外),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老师只教会了我们如何认字,如何阅读,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上面讲,你在下面听。因为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没有固定的训练机会,自己学习,往往没有效果。因为好的口才是练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