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1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1
前几天去朋友家里玩,朋友忍不住激动的心情给我秀了一把牛娃。
她的儿子3岁半,就能背完全套的99乘法表,一个磕巴都不打,看完我都惊呆了!
我原以为这也是个能上最强大脑的小神童,可是和他玩了一个游戏后,我的想法就改变了。
我们两一起玩投骰子比大小的游戏,一人有三个骰子,各投一次,看谁的点数多。
小男孩投出了一个2点,一个4点和一个6点。
他的妈妈问:“你算算你有几点,你和阿姨谁的更多呀?”
小男孩对着骰子发懵了,看着面前的点数怎么都反应不过来。
他的妈妈急了,一把抓过孩子,拿出纸和笔,一边写一边说:“咱们不是都背过吗,2+4等于多少?”
孩子回答:“等于6。”
“6+6等于多少?”
“等于12。”
这下我恍然大悟,孩子哪是什么计算神童啊,完全都是死记硬背下来的。
而他的妈妈没有看到,孩子面对骰子的点数都没有了最基本的数量意识,还沾沾自喜孩子能掌握很多超前的知识。
其实,这种做法真的太危险了。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升入小学后最危险的一个时期就是二年级或者三年级。
不少在幼儿园、一年级表现得很出色的孩子,到了三年级后都会明显地感觉学习吃力、没兴趣、跟不上。
而产生“三年级现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幼儿园时期的超前教育和错误启蒙方法。
2
也许很多家长会疑惑,不给孩子做好早教和启蒙,将来课业这么重,孩子怎么能跟上?怎么能脱颖而出呢?
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在不知不觉中用错了启蒙的方法,带着孩子一起走入了成长的误区。
❌死记硬背
中招最多的就是“死记硬背”。
很多孩子早早地学会了背1—100的数字,背99乘法表,但其实根本没有理解数字的意义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纯粹只是机械的记忆。
❌题海战术
还有些家长过早地把孩子送去了外面的培训班,让孩子领回来一张又一张的作业,美曰其名“提前适应作业和考试”,但是过早地对孩子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只会增加孩子对学习的枯燥印象,磨灭孩子的兴趣。
❌过早被规则驯化
还有很多家长,总是不自觉地拿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孩子的世界。
我有一个朋友让孩子去学习儿童画,可是她总对孩子的画不满意,觉得圆不够圆,花不像花。
但其实,孩子对于世界万物有基于自己年龄的理解和感受,拿专业的美术知识和成人的审美去束缚孩子,只会让孩子过早地丧失想象力和创造力,变成被规训的机器。
所以,没有超前学习的孩子,最多进入学校后会“慢半拍“,而被错误启蒙的孩子,在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习功课时,只会更加烦恼、更加没有兴趣。
拖拉、走神、甚至厌学,就由此产生了。
3
那么,怎样才是对孩子而言正确的启蒙方式呢?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地起步,又平稳地进步呢?
答案就是:培养一种理念、树立一种心态、抓住关键时期。
在孩子正式上小学前,请一定培养一种信念:
玩耍比学习重要、体验比思考重要、户外比室内重要、听故事比认字重要、示范比说教重要、家庭比学校重要。
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在自我探索中不断成长,远远比家长灌输给孩子知识的“填鸭教育”好得多,孩子会更轻松,家长也不会那么焦虑。
当然,也需要家长们树立一份好心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要用超前教育去加速孩子的成长,只要走正确的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开时刻。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道路呢?
最重要的是:抓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期!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有特定的关键时期,抓住关键期,顺应关键期,给孩子适合年龄、适合认知发展水平的启蒙,才是最好的早期教育!
孩子在5—12岁这个时期,正是发展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
因为处在这个年纪的孩子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有好奇心,而且大脑也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