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怎么面对孩子的“玻璃心”

时间:2019-03-2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孩子心理脆弱,已经成为一个显性的社会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前,到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孩子多是多动症之类,情绪问题很少。但到90年代,因情绪问题就诊者就已经达到四分之一,最近几年更是接近三分之一,经常有孩子倾诉情绪低落、焦虑,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孩子们为什么容易玻璃心?这是今天很多父母的共同疑惑。

  1

  大多数玻璃心的孩子,都是遭受两头挤压的「三明治孩子」——一头是家长在往上捧,另一头是家长在往下压。双重挤压,让孩子柔弱的心灵不堪重负,变得像玻璃一样脆弱和易碎。

  有人说,如今很多孩子都患上了「表扬依赖症」。

  自从赏识教育兴起,我们给孩子太多赞美了。

  孩子刚会笑,就大加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刚呀呀学语,就又不失时机地夸奖他:「宝宝真聪明!」会背唐诗后,人人都竖起大拇指:「长大一定是个读书的料!」

  赞美过多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孩子只愿听好话,听不进任何批评,即使是善意的批评,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禁不起一点儿的挫折,一旦遭遇逆境,很容易变得消沉。

  另一方面,孩子又承载了太多的重托与厚望。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都给他,这六个人也都会对他有期望。六个人爱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会是什么感受呢?不止幸福,更多的是压力。

  除此之外,随着应试教育的起跑线不断前移,今天孩子的学业压力也是空前大。

  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开始学英语、珠心算了。上学以后,作业白加黑、五加二,没完没了。每次考试排名就像高悬在孩子头上的利剑,让人心惊胆战,不寒而栗。

  今天的中国孩子所承受的压力之大,是古今中外都罕见的。

  过度的赞美,为孩子生成了一个虚假的个人镜像和虚假的生存图景,让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又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困苦。

  过高的期待,则让孩子面临着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愿景,和难以回报的父母恩德,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望与失落、自责与自怨。

  这种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忽高忽低、忽热忽冷,让孩子幼稚的头脑天旋地转,幼小的心灵无所适从。

  2

  捧杀和碾压,都是孩子自信心的大敌。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真实的生活,才是培育孩子抗挫力的沃土,滋养孩子自信心的春田。

  只有跳起来,才知道自己能跳多高;只有跑起来,才知道自己能跑多快。

  一个孩子,只有知道了自己身体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他才能建立「身体自信」;只有知道自己思维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控自己的大脑,他才能够建立「大脑自信」。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孩子需要试错,大量、主动、频繁地试错。

  没有比试探和出错更加有效的成长路径。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女士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她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正在将一把钥匙笨拙地插进锁中,孩子想要打开卧室的门,可是由于身高和协调性都不够,怎么也打不开。

  这位女士连忙走过去想帮助他,却被老师阻止了。

  老师说:「不要去打扰他,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的,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怎样开门了!」

  果然,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开心地拍起手来。

  这个孩子在多次试错后终于打开了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不断纠错,这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增进自信的过程。

  相比之下,旅美教育学者黄全愈教授讲的一个故事则具有另外一种启发意义。

  他小时候,有个同学叫「菜包子」,其父是领导,这孩子四处放风自己的棋艺如何高明,他让「车、马、炮」三子,都能杀得他父亲以及父亲的秘书丢盔弃甲。

  结果到同龄人中一比,他只会哭,因为在班里下棋,他谁也下不过。

  将生活还原成现实,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虚假,多一些真实,只有这样,孩子才有更多的机会踏入更多未知的地域。

  每一次的细小的成功瞬间和微妙的失败片段,都将帮助他清晰地认知自己的能力边界,构建自己的能力地图,那时他将收获自己应有的自信——经历过骨折的人,一点点皮肉伤能算什么?

  3

  父母都幻想孩子可以生活在一个安全、理想化的世界。那里是世外桃源,孩子不用担心来自同伴的压力、不会被同学欺负、没有危险的陌生人、远离疾病和死亡、贫穷与犯罪。

  没有父母希望孩子遭遇不幸,但我们要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现实并不会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美好。

  人这一生,不可能只有顺遂没有挫折。关键在于挫折降临时,有没有能够扛起挫折的肩膀与意志。

  孩子不可能是铜墙铁壁,刀枪不入,要能经受住世界带给他们带来的头破血流,必须从一次又一次小小的「受伤流血」开始。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