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孩子越骂越糟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现在开始!

时间:2019-02-2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你在做什么,妈妈叫你,你听不见吗?”

  “再不好好吃饭就别吃了!”

  “你看你,干什么了呀,又把衣服弄得这么脏!”

  “你看你这孩子,真不让人省心,叫你不要到处乱跑,被坏人骗走了怎么办!”

  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家长总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想去斥责孩子,而不是换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什么会在亲子关系中遇到类似的一些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父母的情绪轻易失控?

  许多时候,如果父母能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虽然孩子的一些行为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但作为父母是不是也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我们总觉得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好,那是以为孩子缺少锻炼、尝试的机会。家长平时管的过于宽泛,本是孩子自己需要负责的:比如穿衣服、吃饭、整理书包等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家长都全部包办了。如果我们试着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进行,最终他们就会“长记性”:穿衣服太慢上学会迟到;吃饭的时候吃不饱会饿肚子;不提前整理书包会忘带东西;两个人一直打架会受伤害。他们在觉得这样做不好后,下次就会注意。所以,父母不用因为担心孩子会出现这些问题,而不停的唠叨或着急干涉,当父母介入但情况却没有改善时,情绪炸药包就会被瞬间“点燃”,从而失控。

  其次,错误的沟通也是引起家长情绪失控的原因之一。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只是说话的语气、措辞和沟通方式技巧不对,从而让孩子产生排斥心理。比如:孩子喜欢吃糖,但又不喜欢刷牙。家人的出发点是担心孩子,但一开口却成了:“你看你,不让你吃这么多糖,你非要不听话,还不刷牙,以后牙齿都掉光了看你怎么办!”像这样一些指责性的语言,会把对方的情绪“点燃”,引起孩子的排斥。

  还有就是父母自身的一些心理及情绪变化。当工作不顺心或心情烦躁的时候,孩子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激发自己的情绪,各种不顺心和找茬就出现了。但如果你的心情很好,孩子即使再闹家长也会觉得是可爱的。家长这么善变,他要时刻看着父母的脸色行事,小孩子能不觉得“恐惧”吗?

  最后,有的家长总是杞人忧天,揣摩孩子的心理,比如:“我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小,在幼儿园会不会被欺负”、“孩子刚去幼儿园,也不知道饭好不好吃,能不能吃饱”、“我家孩子学习不好,学个特长也学不好,以后什么也做不成怎么办”等等像这样一些悲观的设想,很容易让父母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开始干涉孩子,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去责骂孩子,与孩子有所冲突。

​​​​​​​

  那么,当出现上述情况,父母情绪快要失控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管住自己的嘴。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可以先回避,等情绪稳定下来再跟孩子沟通。

  其次,当发现孩子的情绪不好时,父母应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看到孩子的负面情绪,从而把自己的情绪“点燃”。

  最后,父母应该做到尊重孩子。当双方都冷静下来后,家长可以邀请孩子一起来找一个让双方都开心的解决方法,可以轻声问孩子:“怎样能找到一个让你开心,也能不让爸爸妈妈生气的方法呢?”记得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和相信孩子。给他们的自由空间越多,他们就越自律;越是尊重他们,他们就越尊重你。因为,亲情就是一个相互理解的过程。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