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备战幼升小,家长需要了解这些

时间:2019-02-2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幼小衔接的准备

  首先,进入小学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幼儿园已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形式变为以课堂学习为主的活动形式;孩子由凡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很多事情要独立完成。

  因此,需要家长培养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和时间意识,逐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学会自己照料自己。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在小学,教师的工作重点在教学而非保育,所以老师给予关注、照顾的时间大为减少,这就需要孩子独立起来。

  在大班的时候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给孩子自己的空间,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的东西,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横道,有困难找民警。其次,让孩子记住父母个人信息,如电话、家庭地址等。

  培养孩子专注力

  小学一节课时间为40分钟,需要长时间保持专注的精神状态,所以很多孩子上小学后会觉得上课时间太长,难免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

  另外幼儿园的上课内容生动活泼,孩子学习起来感觉轻松;而小学学习则是以集体授课为主,形式单一、枯燥,孩子会感到非常疲劳和不适应。因此,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前要有意识地进行各种训练,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

  调整好孩子生活规律

  平时至少要保证10小时的充足睡眠,中午最好让孩子有50分钟午睡时间。给孩子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让他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

  在很多家长眼中,“幼小衔接”这个词就代表着知识的承接和过渡。所以许多家长急于为孩子顺利升学积累优势,纷纷给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然而有专家指出,超前教育的儿童在早年所体现出来的智商优势并非他们真实能力的体现,而是建立在他们比其他孩子学习了更多知识的基础上。如果刻意超前学习,会让孩子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死板的机械记忆上,从而错失了个性发展和品质培养的机会。

​​​​​​​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其实父母陪孩子高质量的玩,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每晚固定的阅读故事时间,饭后的智力游戏,周末的运动等等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参与各种活动,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可以让孩子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受益终生。

  孩子不需要昂贵的学习工具,数不尽的补习班,爸爸妈妈的时间和陪伴,一起玩耍和阅读的童年,就是给一个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