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沟通的家长!

时间:2019-01-26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经常有家长向星儿反应,和孩子沟通越来越难了。每次让他干点什么,不是哭闹就是没反应,非得跟你犟着来,每次都把大人气的一肚子火。这是怎么了呢?以前的乖宝宝到哪儿去了?

  其实和幼儿的沟通问题,不光是家长的难题,也让不少幼师头疼。今天星儿帮大家收集了一些与幼儿沟通的小策略。快来学一招吧。

  1

  明确表达你的要求

  ✘ 一遍遍地催促孩子吃饭,“乖,我们快点来吃饭好不好”,“再不吃就要凉了哦”。

  ✔ 盯着孩子的眼睛,用严肃的语气说“宝贝,你现在必须吃饭了,马上做到饭桌旁边。”

  分析:为什么有时唠叨半个小时,孩子还是无动于衷?其实这是命令不明确的锅。在传达要求的时候,首先要目的明确,让孩子知道“我要做什么”。

  喋喋不休地催促只会让人不耐烦。各种商量和试探的语气也会让孩子理解模糊,无法行动。所以,下次试着用动作+肯定的指令来沟通吧。

  2

  少用抽象概念,从别人的问题下手

  ✘ “宝贝,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和小朋友们玩的好吗?”

  ✔“今天在学校上了哪些课啊?那这个青蛙的故事老师是怎么讲的?”

  ✔“你今天和同桌都玩了哪些游戏?”

  分析:孩子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也很难回答。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改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并且从细节展开对话,从而了解孩子今天表现如何。

  如果想跟孩子谈论他的事情,也可以从“别人”谈起。班上谁吃饭最慢、谁最常被罚…… 在聊天过程中,就能知道孩子在班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以什么状态处事。

  3

  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尊重孩子的情绪是成功沟通的基础。

  ✘ 到了起床的时间,孩子还在磨蹭,冲进房间一声大吼“快起床!”

  ✔ 走到床边,轻轻地询问“妈妈知道你想多睡会儿,不过我们上学不能迟到,你是现在起还是过十分钟再起?”给他一个缓冲时间。

  分析:如果已经清楚表达了命令,孩子还是任性胡闹的话。家长不妨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先不要忙着责怪。了解清楚原因,然后问问“你想怎么解决?”给孩子思考和选择的余地,而不是一味的命令。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4

  不要马上否定孩子

  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

  ✘ 孩子说“上幼儿园好无聊”的时候,下意识地反驳“哪里无聊……”然后列一大堆理由来证明上幼儿园的好处。

  ✔ 用中立的语气回答:“是吗,上课很无聊啊,是哪一节课呢?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觉得很无聊吗?”感受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需求。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解决。

  分析:如果你一开始就不认同孩子的观点,只是表达自己的想法,企图说服孩子。这样的对话是无意义、没法继续下去的。

  孩子的想法和一些日常规则相悖时,家长要对他表示理解,再告诉他自己的观点。这样既能教给他规则,又不会激起他的反叛心理。

  5

  用描述性语言鼓励孩子

  正确夸奖孩子,鼓励孩子的进步。

  ✘ 看到孩子整理好玩具,简单地用“宝贝,你真棒”来表扬。

  ✔ “宝贝把玩具都送回自己的家了,你做到了!”,然后给他一个爱的抱抱,并告诉孩子他会慢慢地会掌握更多的技能。

  分析:恰当的表扬可以帮孩子强化良好行为习惯。不过表扬也要讲究技巧,总是用“你真棒”来表扬孩子,就算我们不嫌腻,小朋友也早就听腻了。

  比起笼统的夸奖,描述性的语言有更好的激励效果。从细节处夸奖,让孩子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的好,这样才能巩固孩子的良好习惯。

​​​​​​​

  6

  用游戏方式帮他培养好习惯

  同样的内容,换一种说法,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 强制性命令和催促,“都几点了,怎么还不去洗脸刷牙?”

  ✔ 主动要求和孩子进行游戏,“宝贝,我们来一次刷牙大赛吧,看谁刷的又快又好?” 孩子开心地拿起牙刷,一脸认真地完成“比赛”。

  分析:孩子天生爱玩,抓住这点心理,沟通起来就容易了。比起强制、催促式的语言,好玩的游戏更容易让人接受。在轻松的氛围中,幼儿既能积极完成事情,又不会感受到压力。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情况。所以你还在用“都几点了,你怎么还不……”这样的句式吗?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