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孩子受欺负,你能忍得住吗

时间:2019-01-1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面对小孩子之间的冲突,作为家长或老师,你是怎样的态度呢?

  其实,孩子们世界里的冲突和我们成人眼里的冲突并不一样,他们有他们的思想、准则与方法。

  我们可以静静地观察了解,选择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不过,仍然有很多家长常常担心孩子间发生冲突,最大的原因还是怕孩子会受欺负。

  正确看待“受欺负”这个问题

  心理学研究证明,受欺负的消极效果是相当持久和稳定的,会不同程度使孩子产生焦虑、孤独、抑郁、退缩、自尊降低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如果成人忽视了这个问题,作为受欺负者的地位和角色会持续很长时间。那些经常被欺负、性格又内向的孩子在遭受同伴的欺负而又无力自卫时极易产生不安全感,有的甚至对父母和老师都会产生疑虑和不信任感,受到欺负时不再愿意求助于他人,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哪些孩子容易受欺负

  ● 在生理方面,他们通常身体瘦弱,有某种生理上的疾病或缺陷。

  当然,并不是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就一定容易受欺负,但是由缺陷带来的自卑、怀疑或否定自己的能力则是导致受欺负的直接原因。

  ● 在人格特征方面,消极的人格特征会导致幼儿容易受欺负。

  这类幼儿受到欺负时几乎从不反击,他们通常具有某些消极的自我认识,比较内向,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

  ● 在人际交往方面,容易受欺负的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常常表现出退缩、顺从的行为。

  他们容易服从他人的命令,缺乏自我防御的能力和动机,遇到困难时,也不愿意向别人求助。

  ● 在家庭环境方面,如遭受冷落、忽视或家庭成员不和睦的孩子容易成为被同伴欺负的对象。

  当然,家长的溺爱与娇宠也会使孩子容易受欺负。

  成人的指导策略

  ● 教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或方法,在必要时运用,以避免自己再受欺负。

  ● 当欺负行为已经发生时,如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要注意坚持自己的正义立场,合理提出自己的要求,并陈述自己解决冲突的办法,如报告老师等。

  ● 培养受欺负幼儿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尊水平和自我评价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受欺负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自己的价值。

  特别是老师要注意和受欺负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体验到关心和重视。

  ● 重视受欺负幼儿的同伴交往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人际适应能力,友谊能减少幼儿的受欺负行为。

  同伴交往技能的提高,还可以使受欺负幼儿的自信心增强,退缩、顺从行为减少,从而提高他们的人际适应能力。

  ● 家长在孩子受欺负后不能急于下结论,应引导孩子如实地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和孩子共同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并与孩子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