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成长中,这5个“弯路”必须孩子自己走过去!

时间:2018-12-2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然而,一味地“走捷径”,却往往会让孩子错失重要的成长经历,甚至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道路。

  为什么有些“弯路”一定要走?

  “走弯路”本质上是一种重要的探索。

  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像一张白纸一样,一无所知,用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世界。

  当TA们稍稍具备一点能力后,就一定要用自己的小手小脚丫小嘴巴来探索。

  当孩子在探索时,遇到了挫折,发现行不通,才会get到经验:

  “原来这样是不行的,要换一个方法才好。”

  试着试着,孩子就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掌握了技能,学到了知识,也得到了自信。

  然而,一味地不让孩子“走弯路”,很可能让孩子难以掌握本应该习得的能力,因为生活经验不足,也难以形成很好的判断能力。

  最终,本以为孩子绕过去的那些“弯路”,可能会一股脑地出现在孩子成年以后。孩子一个都躲不过,只能独自面对。

  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

  必须自己走的5个“弯路”

  l 弯路:让孩子尽情爬行,不着急学走路

  l 捷径:反正孩子早晚都会走路,那就直接学走吧。

  l 适龄:0.5-1.5岁

  爬行,是宝宝探索世界的第一个动作,也是宝宝一生中手脚等各个身体器官的最先综合协调使用。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在运动中身体的平衡性不好、易摔倒,性格内向、胆小等,其实,这些都与感统失调有关。

  调查发现,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90%不会爬行或爬行时间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手段。

  所以,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地垫,并把家中低处可能产生隐患的地方都做好安全措施,比如柜子包角、插座封严等,然后让孩子在家长视线范围之内,尽情爬行。

  家长还可以主动和孩子进行互动游戏,既能让孩子在快乐中锻炼大动作能力,又能时刻观察、掌控孩子的动作,确保安全。

  l 弯路:让孩子自己吃饭,不怕掉饭粒

  l 捷径:快快吃饱最重要,还是直接喂吧

  l 适龄:1.5-4岁

  很多家长可能因为怕孩子吃不饱或收拾起来太麻烦,把“教吃饭”的计划不断向后延,一直喂饭到孩子快上幼儿园了,才开始“突击训练”。结果孩子没耐心,也拿不稳餐具,吃饭变成了痛苦,上幼儿园后还不受老师待见……

  所以,从孩子一岁半,能稳稳地拿着小馄饨、萝卜条往嘴里放时,家长就可以为孩子准备专用餐具、罩衣、宝宝椅,让孩子自己拿着勺慢慢吃,洒在地上也不要怕——家长在这一阶段付出的精力,都将为宝宝学会吃饭、爱上吃饭打下坚实基础!

  l 弯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服,不怕冻着/捂着

  l 捷径:赶紧穿!冻着怎么办?/脱下来!捂着怎么办?

  l 适龄:2-5岁

  长期身在温暖的室内,许多小宝宝都不知“冷”、“热”是什么意思,所以当家长要求孩子“今天冷,多穿点”或者“今天热,少穿点”,往往会得到孩子的抵触——2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蓬勃发展,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那么在提醒无效的情况下,何不让孩子试试“世间冷暖”呢?当孩子知道了“冷”或“热”,才能心甘情愿地让父母增减衣物,同时也明白了“天冷加衣、天热减衣”的道理了。

  l 弯路:和小伙伴产生矛盾时,先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家长尽量不干涉

  l 捷径:亲自出马,立刻替孩子讨回公道。

  l 适龄:2-6岁

  学会处理同龄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孩子社交能力养成的重要部分。如果家长每次都自己出面,替孩子撑腰,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到上学后就很有可能因为不会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冲突,而被排挤、孤立。

  所以,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家长可以先在旁边观察,保证安全即可;还可以教孩子一些社交语言,比如“一起玩”、“换着玩”,等,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当矛盾能顺利解决,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社交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啦!

  l 孩子磨蹭时,让孩子自己承担迟到的后果

  l 捷径:慢死了!我替你穿衣服/洗脸/刷牙/穿鞋吧!

  l 适龄:2-10

  孩子的“心理节奏”和成人不一样,磨蹭的毛病简直是天生的。然而如果放任孩子穿衣服一个小时、吃饭两个小时……也不利于孩子建立时间意识。

  所以,当提醒无效后,不妨故意让孩子迟到一次吧!不过事后,家长需要为孩子总结“迟到是因为磨蹭”。当孩子明白了迟到真的滋味不好受,得到了教训,下一次就会一点一点快起来了。

  当父母,每个人都是新手。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家都难免走过一些“弯路”;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