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这四条“中国式礼貌”,也许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时间:2018-12-2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小时候我们经常会被父母教育:你这样做是没礼貌的!讲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都要做一个有礼貌有道德有素质的公民。但是有一些中国式的礼貌,其实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1.大的要让着小的

  如果家里有兄弟姐妹的话,就一定会经常听到父母说:你多大人了,你要让着弟弟妹妹。但是,为什么是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呢?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父母也不能剥夺我们这个权利。谦让是一种美德,但是不能强迫别人去谦让。面对事情面对问题的时候,是要看事情的对错,而不是来以年龄的大小来解决问题,不是小的错了大的让着他了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2.过分谦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最需要父母的关心和鼓励的。人是要学会谦虚,但是不是过分谦虚,孩子学习成绩好了,家长不夸奖,孩子拾金不昧做好事了,家长也不夸奖,反倒是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较,说,你看某某某,人家成绩比你还好,但是都没骄傲,你也一定要谦虚。其实当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好成绩,家长应该去鼓励孩子的,这是孩子自己努力取得的成绩,你可以夸夸他啊,过分的谦虚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

  3.见人就要打招呼

  父母要学会发现孩子的特点,包括孩子的性格,如果自己的孩子属于慢热型或者是比较内向的话,就不要逼着孩子去主动和不熟悉的人打招呼。其实,很多孩子在面对外人的时候都会稍微有点不知所措,性格内向的人更是会有点害怕面对生人。更何况让她们去主动的和生人打招呼。很多父母还会一边推着孩子向前,一边说哎呀,这孩子就这样,出门在外比较害羞。其实你可以在家里和孩子多沟通,让他慢慢的去学会主动沟通,不要在他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让他这样,这样一来,他可能会更加不愿意出门更加的害怕面对这种情况。

  4.对不起的回答是没关系

  人都会犯错,有一些事是可以原谅的,有一些事可能无法让人原谅,我们要学会告诉孩子让他知道自己的承受范围知道自己的底线,毕竟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可以换来没关系。自己家的孩子,往往不管做错了什么,父母都会原谅他,但是总有一些熊孩子特别的自我,特别的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出门在外,不管在谁家里,都是一副自我的模样,还总是闯祸,父母往往都会说:孩子还小,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就是因为孩子小,所以才要计较,才要教会他道理,才要让他改正自己的错误,不然等到长大了,你管不住的时候,谁知道他会闯出什么无法原谅的大错呢。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父母呢不要过度的宠溺孩子,该教的道理和礼貌一定要教孩子,也不要以孩子父母的身份去压着孩子。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