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中国式父母“过度养育”的8个坑

时间:2018-11-30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为什么我们会“过度养育”孩子

  出现过度养育倾向的父母通常是因为想要缓解自己心里的障碍,我们无法忍受看着孩子受伤,失败或犯错误。

  过度养育带来的后果,就是让孩子渐渐变成一个习惯依赖、无法独立的人。

  每个家长都难免溺爱孩子,但有许多父母把握不好界限,一次溺爱变成了次次溺爱,直到自己完全不知已经身陷过度养育的泥潭中了。

  在搜集了国内外许多的育儿资料后,我们为大家列出了这8个典型表现,以提醒家长们不要越过“过度养育”的线。

  1.孩子求助时,我们总是不加思索的轻松答应。

  孩子总是让父母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他8岁的时候还在为自己6岁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烦恼时,就证明他在成长过程中从来没自己完整的做过这件事。

  就算他的问题真的需要你来帮助解决,我们也要先对孩子进行引导,给他自己尝试的机会,不到最后关头,不要轻易出手。

  2.总是帮孩子写作业,他犯了错误我要帮他向老师解释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寸步不离,为了帮他完成任务不得不翻开孩子的书一起寻找答案的时候,那你一定是在过度养育孩子。

  为孩子完成任务对她没有任何好处,当她离开学校,不再需要你的帮助时,她能做什么?又能靠自己的力量找到什么样的工作?

  如果你的孩子在作业的问题上一拖再拖,那就让他熬夜把作业做完,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好好长一次记性。

  3.我不忍心看到孩子失败,所以我提前帮他排除障碍

  如果你每次都在孩子做数学题前告诉他这道考题设置了哪些陷阱、或是告诉他做一件事可以走很多的捷径,那么你的孩子就不会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父母喜欢看孩子失败,但如果你在遇到挫败时跳进去拯救你的孩子,他就不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有时,孩子需要亲自体验失败,当他经历过从失败中恢复的过程,他就会发现应该如何以正确的的方式做事。

  4.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思考如何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资源

  为了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都能健康成长,我们会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和各种资源,寻找最好的食品、最好的辅导班、最好的育儿建议....

  身为父母,我们很容易陷入养育子女的细节之中。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是第一时间先上网查看各种育儿专家的建议,而是要花时间陪着他们、让他们感到你的爱。

  把太多精力都放在完善孩子的生活上,这是一种对孩子的过度介入,而且随时会让我们绷紧养育孩子的那根神经,父母心理上面临崩溃的可能性更大。

  5.我总抓着小事不放

​​​​​​​

  如果你发现自己每天都在和孩子争论他有没有吃足够的蔬菜,并且每次都要盯着他让他完成任务才能够放过孩子的时候,那么就证明你对孩子太过苛刻和挑剔了。

  我们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进行着微观管理,这会让孩子有一种正在被监视的感觉,她被迫完成任务,但在心里又会默默的不服气。

  我们确实需要矫正孩子的一些坏习惯,但有时我们需要睁一只眼闭一睁眼,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喘口气的空间,给他们一个能主动反思的机会。

  6.为了不让他无聊,我为孩子安排许多活动

  想想在周末的时候,孩子都在做什么?

  我们是否帮孩子安排了好几项活动,管理孩子的空闲时间,以确保他能充实并且有意义的过好每一天?

  孩子的时间被安排的太满,没有时间和朋友玩耍和发呆,这无意中妨碍了他们培养解决问题、自我恢复和独处的技能。

  我们要让孩子成为孩子,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首先要问问自己,我们为他做的,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7.很少让孩子做选择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他的发型和今天穿什么衣服还在由你决定的时候,那么你就是在试图阻止孩子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需要。

  如果你不能放手让孩子去探索新的机会,他将永远无法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比帮孩子做了一个正确决定更重要的是,是让他在你身上学到做正确决定的办法。

  8.总是插手孩子和他朋友的事

  孩子有他们的小世界,当他们和小伙伴欢快地玩耍时,难免会发生冲突。

  如果每次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都替他去和小伙伴沟通,那么我们就已经越界了。

  孩子通过自己解决一些小矛盾(不包括欺凌和过分的肢体冲突),可以学习如何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