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帮助孩子养成膳食好习惯,再也不用担心幼儿园的吃饭问题啦!

时间:2018-11-2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挑食、偏食、吃饭乱动等,不仅对家长造成了困扰,还严重影响着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

  而孩子实现从家庭顺利过渡到幼儿园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形成良好膳食习惯,吃饭不成问题!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家长们就需要在平日的家庭生活中注意孩子膳食的点点滴滴,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孩子在进入园所后,家长也不用再担心孩子不会好好吃饭啦!

  爸爸妈妈们请注意,您的孩子在家里吃饭时是否会出现以下现象:

  宝贝吃饭总乱跑,Why?

  没胃口,不想吃:孩子不饿,是因为饭前吃太多零食;活动量不足,缺少能量消耗;消化功能障碍…

  孩子想边吃边玩:家中用餐环境过于杂乱,周围有太多事物吸引孩子注意;大人也是边吃饭边看电视;孩子本身活动需求较大。

  孩子爱挑食、厌食,Why?

  口腔感觉处理或运用困难:对口腔感觉刺激敏感、不喜欢咀嚼……

  对食物有自己的偏好:无法或可接受但不喜欢吃特定类型食物,可能受到食物的口感、味道的影响。

  营养摄取不足:没有胃口吃东西或更想吃碳水化合物。

  消化功能障碍:孩子长期有食物逆流、胀气、过敏、腹泻、便秘、 肌肉低张等问题。

  孩子吃饭一定要喂,Why?

  家长过度担心: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自身有问题,而是家长总是担心宝宝自己吃饭会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于是养成了孩子吃饭便喂饭的习惯,心想长大了就自己会吃了。

  强制喂饭:还有一种是孩子不愿意吃时,家长一度追在身后把事物喂到宝宝嘴里。

  幼儿园贴心提示:

  引导孩子养成膳食好习惯

  离不开家庭日常行为培养哦

  引导儿童规律饮食、专注进食

  2~5岁儿童容易受环境影响,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往往出现吃饭时玩玩具、看电视等。这种现象一定要引起家长注意了!这样会影响儿童对食物的关注度,影响进食和营养摄入,进入幼儿园后,也难免会因为不专注进食,吃不饱,吃不好。

  如何引导?

  ★尽可能给儿童提供固定的就餐座位,并且定时、定量进餐。

  ★ 避免家长追着喂、边玩边吃、边吃边看电视等不良行为。

  ★培养儿童吃饭细嚼慢咽,但不拖延,最好在30分钟内吃完。

  ★儿童自己使用筷子、勺子进食,养成自主进餐的习惯,既增加儿童进食兴趣,又可培养儿童独立能力和自信心。

  避免儿童挑食、偏食

  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在2~5岁儿童中很常见。现在幼儿园的膳食丰富,但也不可能做到每个孩子都喜欢,所以,避免儿童挑食偏食,不仅保证在幼儿园期间饿不着,而且对儿童一生的健康都是有益的。

  2~5岁儿童挑食偏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儿童自主性的萌发,对食物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喜欢,从而出现一时的偏食或挑食。

  如何避免?

  ★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挑食不偏食,与儿童一起进食。家长良好的饮食行为对儿童有很大的影响。

  ★鼓励儿童选择多种食物,引导选择健康食物。

  ★家长不在进餐时训斥儿童,鼓励、引导儿童自主进餐,不强迫进食,吃多少由儿童自己决定。

  ★儿童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尝试变换烹调方法或盛放容器,比如不爱吃的蔬菜可以剁碎,做成饺子或者包子,或者每次尝试少量,

  ★鼓励多次尝试,并及时给予表扬,但切不可强迫喂食。

  ★增加儿童身体活动量,尤其是选择儿童喜欢的运动方式,增加能量消耗,增进食欲,提高进食量。

  ★不要以食物作为对儿童的奖励或惩罚的措施,避免儿童对食物产生错误的喜好。

  培养儿童吃饭的独立性

​​​​​​​

  3岁以上的宝宝还需要喂才吃饭,进入幼儿园后很容易因为无法独立吃饭影响孩子身体发育状况。

  如何纠正?

  1、定下规矩

  父母要告诉孩子,吃饭就是吃饭,要规规矩矩地坐在饭桌前,定时定量,不要让孩子养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玩的习惯。

  2、摆正心态

  正确认识宝宝吃饭的问题,既不要批评打骂,也不必过于心急,就餐气氛要轻松愉悦,吃饭时父母可以和宝宝谈论哪些食物好吃,哪些有营养,唤起宝宝对吃饭的兴趣。

  3、不要强迫

  不要强迫宝宝吃饭。如果宝宝一时不想吃,过了吃饭时间可以先把饭菜撤下去,等宝宝饿了,有了迫切想吃的欲望时,再热热给TA吃。这样几次过后,宝宝就建立了一种新认识:不好好吃饭就意味着挨饿,自然就会按时吃饭了。这个方法跟上面讲的家长要有原则是一样的,听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来,不能总担心宝宝饿,给TA零食吃,那就适得其反了。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