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当孩子哭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后悔看晚了!

时间:2018-11-1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哭,是我们发泄心中负面情绪的方式。一般成年人都已经有了一定的阅历和认知,对自己的情绪有成熟的排解方式。

  但是孩子们往往年龄还小,不懂得认识到生气、压力、挫折等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只会笼统地觉得,这让我很不高兴,于是,他们就只能选择用哭泣、发脾气等方式,把心中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

  因此,父母们面对孩子用大哭的方式来宣泄负面情绪,一定一定不要严厉喝止,而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他们合理地宣泄掉心中的“负能量”。

  换句话说,孩子哭了,父母首先应该调整的,是自己的情绪。

  教育专家陈忻老师在她的《养育的选择》一书中,就细致地阐述了父母在面对孩子负面情绪时的具体做法,我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陈老师教给我们疏导孩子情绪的方法,应该怎么做。

  1、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既然孩子们对自己的生气、愤怒、伤心等负面情绪认识得不够全面,我们就要在平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去认识自己的情绪,比如告诉他们,生气的表现有哪些,什么情况下会伤心等等。此外,我们也能通过一些绘本、动画等等,让孩子对情绪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我在这里也推荐一部动画片《头脑特工队》,非常非常适合爸妈带着小朋友一起看哦,它形象地把常见的五种情绪快乐、担忧、害怕、厌恶、愤怒比作头脑中的五个小人儿,孩子们的情绪反应都需要由这几个小人儿来操纵。

  我和小好一起看的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小好都会主动跟我说:妈妈,我觉得今天我的大脑是“乐乐”小人在控制,我今天很高兴,或者说:妈妈,今天在幼儿园有一个小朋友端了我的小碗吃饭,我开始被“怒怒”小人给操控了,后来老师过来帮我解决好了,"乐乐“小人儿就又回来啦!

  这样,我们对孩子的情绪引导,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

  2、认同孩子的情绪

  陈忻老师说,认同孩子的情绪,和接纳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接纳就是无条件地认可孩子的情绪,做出妥协。而学会认同孩子的情绪,就能先帮助他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平复好自己的心境,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情绪疏导。

  比如上面那个打翻了冰淇淋的孩子,妈妈在第一时间和他一起分担了伤心难过的情绪,让孩子觉得:妈妈是可以陪着我一起处理这些事情的,妈妈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温和的后盾,这样的话,妈妈后面那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孩子就容易接受得多。

  3、让孩子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

  如何帮助孩子宣泄这种情绪呢?我们可以提前跟孩子树立好一个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毁坏财物,在这个范围之内,孩子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把自己的坏情绪给排出来。

  美国的幼儿园就特别注重对孩子情绪表达的训练。他们教室的墙上往往会贴很多表情的图片,还有鼓励孩子来深呼吸、把手放在肚子上等一些简单的平复心情的方式。到了一二年级,这种训练还会持续,老师们会结合一些小故事,鼓励孩子们在纸上写出来,什么时候有这种情绪?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等等问题,此外,还会通过一些木偶剧等轻松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直面自己内心,进行负面情绪的疏导排解。

  学习适当调节疏导情绪,对孩子来说是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不会恰当地表达情绪,孩子们就不能学会管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等孩子大了,就会引发各种行为问题,这时候再想改正,就比较晚了。

  4、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排解坏情绪

  文章开头提到的第二位妈妈,就做得非常好,一方面,她适时安抚了孩子的情绪,一方面,也提出了圆满的解决方案,帮助孩子转移了注意力,同时也让孩子意识到:比起一味哭泣,不如赶紧着手解决好眼下的问题。

  孩子学会管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于他们今后进入幼儿园、学校,最终走上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都是大有益处的。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