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真正爱孩子,就不要逼他做这5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时间:2018-10-2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娃是优秀的,性格好,智商高,有礼貌……许多父母信奉“虎妈”育儿方式,认为成功是逼出来的。

  其实孩子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揠苗助长未必是好事。在孩子6岁前,有5件事尽量不要逼着做,否则适得其反,对孩子成长不利。

  不逼孩子勇敢

  朋友家的儿子乐乐今年5岁,被妈妈硬逼着勉强可以分床睡,但不敢一个人去厕所,老感觉厕所里有个怪物。

  他妈妈对他要求比较严格,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勇敢,她经常对儿子讲,要让自己强大,要克服胆小,要努力做到。

  哪成想,这两天乐乐竟然尿床了,他妈妈懊悔不已,乐乐也越来越内向胆怯……

  谁小时候,没有被头脑中可怕的“鬼怪”吓到过?在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总会有一些让我们恐惧的东西。

  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你要勇敢”,只会加深孩子的恐惧感,甚至造成心理阴影。

  当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才能迈出尝试的第一步。而安全感源于你的关爱、保护和鼓励!

  父母可以试试这样:

  1.正面面对,给予理解

  不说“这点小事有什么可怕”,也千万别跟孩子贴上“胆小鬼”的标签,可以说“宝宝,告诉妈妈你到底怕什么?妈妈觉得你有点害怕。”

  2.不去强迫,陪伴完成

  不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去了,为什么就你不敢”这样刺激人的话,可以说“等你准备好了,我陪你一起去”。

  3.杜绝逃避,寻找办法

  像上文,乐乐不敢去厕所尿到了床上,就是一种对恐惧的逃避。这次妈妈没有指责他,而是跟他一起想办法,最后养了只狗为他壮胆,解决了问题。

  不逼孩子分享

  “给弟弟玩玩,你是姐姐要让着他。”

  “这个玩具你又不玩,我送人了。”

  “没事,他拿走一个怕啥,你不还有好多呢!”

  很多家长都说过这样的话,孩子不依,家长就会数落孩子没礼貌,自私等。结果呢,孩子还是不愿分享,反而更“小气”、防范心更强,还可能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

  其实宝宝2岁时就进入了物权敏感期,自己的东西不容许别人侵犯。到了3岁宝贝会觉得身边的东西都是他的,一旦别人拿走就会慌张。

  分享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要拥有。但其前提是快乐、自愿和尊重。

  母可以这样做:

  1.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

  是否分享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2.不要强硬,换一种说服方式

  要求孩子分享时,可以委婉提出:“你要不要跟他一起玩,妈妈觉得你们一起玩更有意思,你愿意吗?”

  3.教孩子社交智慧

  比如鼓励孩子拿自己的去跟别人的交换,这样就可以玩更多玩具,还能交到好朋友。当然愿不愿意还是孩子决定。

  不逼孩子表演

  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带孩子聚会,有些家长喜欢让娃在众人面前秀本领。

  “来,给阿姨跳个舞!”

  有的孩子不愿意,扭扭捏捏,结果会被说害羞胆小。

  其实没有征求孩子意见,擅自让孩子表演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孩子不愿表演,受到负面评价,也容易自尊心受伤。

  父母可以这样做:

  1.询问孩子,摆正心态

  是否表演先寻问孩子,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长不要觉得“丢脸”,学会幽默化解。

  2.积极评价,切记指责

  表演欲强的孩子,给予鼓励;不愿意表演的,切忌上纲上线,强迫孩子。

  3.跟随气氛,自然带动

  让喜欢表演的孩子带动自家娃,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有其他孩子一起表演,孩子自然会被带动起来。

  不逼着孩子多吃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挑食,吃不好,有时候当孩子明确说不吃了,还要追着赶着给孩子喂食。实际上,饿了吃饭是人的本能,1岁半的宝宝就已经自己会吃饭了,而且可以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

  也就是说,“吃”这种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不需要由别人来决定,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父母可以这样做:

  1.从小培养习惯

  在宝宝一岁半时,给他准备宝宝椅,让他围在餐桌前,自己吃饭,用手抓也无所谓,主要给孩子一种仪式感,培养他定时吃饭的习惯。

  2.给孩子一定的选择自由

  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什么,吃多少,大人不要强迫。

  3.不要太“重视”吃饭这件小事

  在吃饭问题上保持平淡态度,吃多了不表扬,吃少了不批评,如果孩子不吃饭就要吃零食,建议家长坚持原则,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

  不逼孩子提前写字

  “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写字了,自己的孩子连笔都不会拿。”在这种攀比中,很多家长会陷入焦虑:要不要教娃写字?

  对于6岁以下的宝宝,小编不建议提前学写字。

  首先,写字是一件很精细的技能,要会对文字观察分析拆解,还要知道笔顺结构等等,需要手脑眼协同才能写出来。孩子连笔顺、偏旁部首都不知道是什么,怎么写出一个完整的字,这样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小孩的手关节没有完全发育,手部肌肉还很弱,不能持久握笔。

  最后,过早的重复练字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教育部禁止幼儿园“小学化”,是有一定道理的,家长万不可因为攀比操之过急。

  父母可以这样做:

  1.鼓励孩子涂鸦,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2.多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参与讨论,丰富孩子的知识世界。

  3.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增长见识的同时激发孩子的探索欲。

  4.注意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和精细动作,为他后期学习写字和正确握笔打下基础。

  最后,小编想说,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孩子的个性和发展规律,大人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学会用心呵护,静待花开!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